川农《写作学概论(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
时间:2021-06-28 07:21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川农《写作学概论(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满分答案 《写作学概论(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散文与小说的主要区别是( ) A.散文不像小说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B.散文不像小说,它不准写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C.散文不像小说,它只能写小题材
2.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的感受,但叙述范围大受局限。这属于( )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万能角度叙述 正确答案:-----
3.鲁迅的名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个标题和主题的关系是( ) A.指出内容范围 B.直接揭示主题 C.间接暗示主题 D.提出文章问题 正确答案:-----
4.“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段文字属( ) 正确答案:----- A.比较说明 B.分类说明 C.诠释说明 D.定义说明 正确答案:-----
5.驳论的主要目的是反驳敌论的( 0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结论 正确答案:-----
6.古人所说的“文喜看山不喜平”,指的是叙述要( ) 正确答案:----- A.交代明白 B.线索清楚 C.详略得当 D.富于变化 正确答案:-----
7.消息中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的部分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正确答案:-----
8.素材与题材的区别是( ) A.素材是一组生活现象,题材是零散杂乱的材料 B.素材未经提炼加工,题材已经加工提炼 C.素材是主客观统一的材料,题材是客观性材料 D.素材来源于生活,题材来源于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
9.散文借一物、一事或一景寄以深刻寓意,是为了( ) A.结构完整 B.手法灵活多变 C.抒情述志 D.使文章内容深奥 正确答案:-----
10.经验消息和经验总结的不同之处是( ) A.汇报成绩 B.总结经验 C.介绍做法 D.具有新闻价值 正确答案:-----
川农《写作学概论(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鲁迅小说《祝福》中讲述了祥林嫂的故事,这个材料叫做素材。
12.通讯就是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
13.“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做编辑,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贾平凹《我的小传》)这段话运用了详叙。 正确答案:-----
14.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开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这种开头方式属于开宗明义式。 正确答案:-----
15.“德国科学家最近在海底发现一种能在高温和有毒等恶劣条件下生存的原始微生物”,这则导语的写法属于叙述式。 正确答案:-----
16.“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这句话从对文章材料的要求来说,它强调的是材料的新颖性。 正确答案:-----
17.语言精练就是文字越少越好。
21.标题《什么都快乐》,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9.“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这段抒情属于寓情于景。 正确答案:-----
20.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选用得越多越好。
三、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21.简述读后感写作的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要求
22.谈谈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
四、名词解释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3.典型材料
24.间接描写
25.略叙
26.抒情散文
27.消息
川农《写作学概论(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写作学概论(本科)》18年12月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散文与小说的主要区别是( ) A.散文不像小说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B.散文不像小说,它不准写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C.散文不像小说,它只能写小题材
2.第三人称就是( ) A.以作品中人物的身分来叙述 B.以局外人的身分来叙述 C.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 D.以对方的口吻来叙述
3.“事实胜于雄辩”,所指的议论方法是 A.喻证法 B.引证法 C.例证法 D.因果法
4.构成文章内容要素的是( ) A.主题和材料 B.结构 C.表达 D.语言
5.鲁迅的名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个标题和主题的关系是( ) A.指出内容范围 B.直接揭示主题 C.间接暗示主题 D.提出文章问题
6.驳论的主要目的是反驳敌论的( 0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结论
7.题材与素材的共同处都是( ) A.零散、杂乱的生活现象 B.未写入文章的材料 C.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材料 D.来源于生活的材料
8.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的感受,但叙述范围大受局限。这属于( )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万能角度叙述
9.古人所说的“文喜看山不喜平”,指的是叙述要( ) A.交代明白 B.线索清楚 C.详略得当 D.富于变化
10.“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段文字属( ) A.比较说明 B.分类说明 C.诠释说明 D.定义说明
11.消息中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的部分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12.经验消息和经验总结的不同之处是( ) A.汇报成绩 B.总结经验 C.介绍做法 D.具有新闻价值
13.所谓结构的完整性,是指( ) A.结构布局精严细密、无懈可击 B.文章各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联系 C.结构各部分主脉贯通、气韵流动 D.文章头、尾和主干俱全,有机统一
14.散文借一物、一事或一景寄以深刻寓意,是为了( ) A.结构完整 B.手法灵活多变 C.抒情述志 D.使文章内容深奥
15.“德国科学家最近在海底发现一种能在高温和有毒等恶劣条件下生存的原始微生物。”这则导语的写法属于( ) A.叙述式 B.摘要式 C.评论式 D.描写式
16.反映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叫( ) A.描写 B.议论 C.说明 D.叙述
17.文学作品的主题,除称为中心思想外,又称为( ) A.中心论点 B.中心意思 C.主题思想 D.论 题
18.直抒胸臆就是公开表白( ) A.文中人物的感情 B.作者自己的感情 C.读者心中的感情 D.文章欣赏者的感情
19.“不知为什么大家都饿得那样精瘦,唯独张国焘却养得那样肥胖。但这样一个大块头却装得软绵绵的,他的声音、笑貌、动作都使你感到虚伪。他讲话时,微微弯一点腰,装腔作势,把两手合在胸前,皮笑肉不笑,而每句话拖得长长的尾音,露出他的傲慢。”这段文字的描写属( ) A.语言描写 B.肖像描写 C.心理描写 D.场面描写
20.素材与题材的区别是( ) A.素材是一组生活现象,题材是零散杂乱的材料 B.素材未经提炼加工,题材已经加工提炼 C.素材是主客观统一的材料,题材是客观性材料 (责任编辑:admin) |
![川农《写作学概论(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uploads/allimg/240109/dd35aa099f4c907ef1e3e4af3b196e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