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数学教育学21春在线作业2[免费答案]
时间:2021-06-12 08:12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东师数学教育学21春在线作业2[免费答案]满分答案 数学教育学21春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2 分) 1.波利亚的解题为:() A.理解问题 B.拟订计划 C.实现计划 D.回顾与检验 正确答案:-----
2.社会因素制约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的是:() A.历史因素 B.课程的历史因素 C.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经济因素 D.教育理论因素 正确答案:-----
3.德育价值是指数学在培养发展学生( )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义。 A.审美情趣和能力方面 B.审美情趣 C.能力方面 D.个性品质 正确答案:-----
4.接受学习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 )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 A.论断 B.定论 C.论证 D.定量 正确答案:-----
5.接受学习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 ( )呈现给学习者。 A.论理的形式 B.证明的形式 C.定论的形式 D.论证的形式 正确答案:-----
东师数学教育学21春在线作业2[免费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6.影响中学数学课程的因素有:() A.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 B.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历史因素 C.教育因素 D.课程因素 正确答案:-----
7.中学数学说课遵循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正确答案:-----
8.数学技能 分为: A.心智活动技能 B.动作技能 C.学习活动技能 D.活动技能 正确答案:-----
9.数学的学科特点是 A.高度的抽象性 B.严谨的逻辑 C.广泛的应用性 D.高度的逻辑性 正确答案:-----
10.数学教育学的特点有其各自的作用: A.综合性是数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依托; B.实践性是数学教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C.理论性是数学教育学的基本要求; D.发展性是使数学教育学丰富的源泉; 正确答案:-----
11.数学学科所研究的都是客观事物 A.空间形式 B.数量关系 C.质量关系 D.空间形态 正确答案:-----
12.数学命题教学过程的环节是:() A.数学命题引人的设计 B.复习设计 C.数学命题分析设计 D.数学命题的证明 正确答案:-----
13.数学命题学习包含: A.数学命题的内容 B.数学命题的结构 C.数学命题的证明 D.数学命题的应用 正确答案:-----
14.解决问题应: A.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B.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C.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D.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正确答案:-----
15.衔接包括有: A.中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阶段,应搞好它与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 B.中学数学课程内部本身在内容上必须相互衔接。 C.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的内容有机结合 D.数学课程能对达成学校课程的整体目标作出贡献。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62 分) 16.说课是指教师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就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章节)或一个知识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然后由听的教师评议,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17.定量分析是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继续和深入,是定性分析的进一步精确化。
21.刺激输出的过滤或改变叫同化
1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正确答案:-----
20.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总目标性质和任务来确定。
21.那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叫做顺迁移;起消极的抑制作用的影响叫做逆迁移。
22.课程体系是课程的内容安排所展现的知识序列,及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是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经教学法加工而得到的学科知识体系。
23.数学问题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经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
24.数学语言由于其本质上包含着思维的经济性,使得我们可用少量的语言来描述不同质的过程。
25..波利亚的解题步骤理解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与检验
26.从课程内容的发展上来分数学课程体系可分为平行式的和组成式的两种
27.所谓思想性原则,就是在体系上应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理论的思想脉络,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内在规律。
28.学习能够迁移是学习中普遍现象。
29.认识价值是指学习和掌握数学科学知识及其过程在发展人的客观能力上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义。
30.同化是数学认知的方式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