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3春《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答案]
时间:2023-09-04 23:09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B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B
2.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哪一种执行偏差?()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C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残缺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A
3.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的范例。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A.政策变通 B.政策创新 C.理想化政策模型 D.政策执行再决策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4.公共政策一旦(),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A.可行 B.合法化 C.合理化 D.系统化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C
5.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可以概括为()。 A.刚刚起步,问题重重 B.刚刚起步,问题较轻 C.起步较早,问题重重 D.起步较早,问题较轻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6.政策之间关系不协调造成的浪费或损失是指()。 A.衔接成本 B.摩擦成本 C.政策制定费用 D.操作费用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A
7.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的“土政策”,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选择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8.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以()的终结最难。 A.机构 B.政策本身 C.项目 D.功能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9.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 A.价值标准 B.政策方案 C.政策目标 D.事实标准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A
10.()是政策评估基本方法。 A.前后对比法 B.成本收益法 C.抽样调查法 D.专家判断法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大工23春《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多选题答案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1.哪些可以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 A.各级行政机构 B.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 C.公民和企业 D.法院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C
12.公共政策分析通常包括()。 A.政策问题分析 B.政策方案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E.理论模型分析
13.政策监控过程包括()。 A.监督 B.控制 C.调整 D.修正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E.评估
14.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A.伦理角度 B.个人角度 C.组织角度 D.理论角度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E.技术角度 正确答案:B
15.公共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包括()。 A.拖延决策时间 B.规避责任 C.炫耀工作绩效 D.夸大工作难度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B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6.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17.中国政策研究组织由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半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和民间政策研究组织构成。
21.实践证明,执行差错是导致政策失败的原因之一。
19.公共政策的环境中决定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民主化程度和合法化程度的是政治环境。
20.政策执行是检验公共政策方案完善程度、正确程度的唯一标准。
大工23春《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公共政策分析1470》22秋在线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就会在执行过程中理解政策、支持政策,政策执行就比较顺利。 A.否定政策 B.认同政策 C.修订政策 D.宣传政策 正确答案:B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正确答案:C
3.政策制定符合( ),政策执行主体具有法定的权威,会对政策作用对象产生一种威慑,而使其接受。 A.法定程序和法律原则 B.统治者利益 C.人民利益 D.少数人需求 正确答案:D
4.政策使其获益,政策作用对象就会( )新政策;政策使其受损,政策对象就会( )新政策的实施。 A.认同、抵制 B.认同、认同 C.抵制、 认同 D.抵制、抵制 正确答案:A
5.在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的形式包括哪些形式( ) 正确答案:D A.规范性分析、计量分析 B.计量分析、描述性分析 C.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 D.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 正确答案:C
6.政策环境条件是作用到政策及其对象,而政策主体又不可完全控制的( )和力量。 A.外部因素 B.内部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正确答案:A
7.政策作用对象对政策的认同的途径不包括( ) A.社会舆论导向 B.政策权威性 C.趋利原则 D.公正性原则 正确答案:A
8.公共政策问题是( )的必要行动。 A.个人 B.政府 C.企业 D.社会团体 正确答案:A
9.在系统决策模型理论前提下,公共政策的需求是指( ) A.是指个人或团体接受选举结果、遵守法规、纳税并赞同政府采取的干预行动 B.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和利益而向政治系统提出的采取行动的主张 C.在环境作用下社会政治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反映,两者一起构成系统的输入 D.是指具有相互关联的结构和过程,并进行社会价值财富分配的组织。 正确答案:A
10.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不包括( ) A.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B.通过选择模型来实现政策效果 C.通过政策执行可以检验、修正政策 D.公共政策执行决定着政策的效果 正确答案:B
11.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12.( )是现代社会的目标。 A.效率 B.公平 C.正义 D.效率和公平 正确答案:A
13.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是______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 ) A.政策预测 B.政策评估 C.政策反馈 D.政策制定 正确答案:B
14.公共政策的功能不包括( ) A.导向功能 B.调节功能 C.分配功能 D.监管功能。 正确答案:A
15.政策制定集团结构不包括( ) A.知识结构 B.年龄结构 C.能力结构 D.性别结构 正确答案:A
16.以下各项对公共政策问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已被大多数人觉察、认同、感受 B.其是指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的问题 C.是主观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 D.通过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的问题 正确答案:A
17.“公共政策干预的主要理由在于市场结果产生了经常的、无数的缺陷。”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正确答案:C A.查尔斯·沃尔夫 正确答案:B B.林达布罗姆 C.西蒙 D.德洛尔 正确答案:B
21.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在于它能为_______提供方向性指导。( ) A.政策认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反馈 D.制定政策方案 正确答案:A
19.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为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和指南,这体现公共政策的( ) 。 A.阶级性 B.整体性 C.超前性 D.层次性 正确答案:C
20.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是一个( )过程,多方面在相互冲突中获得平衡。 A.冲突 B.协商 C.压制 D.博弈 正确答案:D
21.公共政策方案收益性角度分析,政策的收益的性质必须可以比较,如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等是指方案收益的( )方面。 A.量 B.预测 C.执行 D.质 正确答案:B
22.一般认为分析公共政策的专门方法的发展和“文明从部落或氏族社会中在很大程度上独立的区域中忽然产生”与( )有关。 正确答案:B A.生产力发展 B.人类文明进步 C.“世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扩张与分化” 正确答案:B D.经济 正确答案:B
23.政策分析作为一门专门活动产生的标志是( ) A.生产技术新形式和相对稳定的人类居住方式形成,社会组织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C.国家的产生 D.社会组织产生。 正确答案:A
24.政策所反映的是( )而非群众的要求,政策的变化是渐进而非革命的。 A.群众的价值取向 B.群众的时代观 C.精英的需求 D.精英的流行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D
25.集团决策模型是指( ) A.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 B.一集团压倒另一集团的结果 C.集团利益控制的结果 D.统治者强制要求的结果。 正确答案:C
26.公共政策的调节功能是指( )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A.企业 B.组织 C.个人 D.国家。 正确答案:B
2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正确答案:B
28.政策方案调整的意义不包括( ) A.通过政策调整可以纠正政策的偏差 B.有利于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C.有利于社会发展 D.有利于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A
29.政策分析过程模式的______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内容研究和政策过程研究在政策分析中的差别是常见的。( ) A.麦考尔—韦伯 正确答案:B B.拉斯韦尔 C.沃尔夫 D.安德森
30.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 D.社会问题的认定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31.生产力标准是政策评估的唯一标准。
32.公共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现象。( )
33.政策终结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34.企业制定的营销策略也是公共政策。
35.公共政策分析不需要评价政策本身的价值。( )
36.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要指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
37.从量的方面,政策收益必须换算成可以比较的量化指标。( )
38.利益集团是政策制定的核心力量。( )
39.所有的公共社会问题都是政策问题。( )
40.政策方案的优选,关键是将不同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备选方案。( )
吉大18春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撰写的《政策取向: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文是公共政策学历史上最早的文献之一。 A.凯恩斯 B.德洛尔 C.拉斯韦尔 D.戴伊
2.( )认为国家应当充当“道德人”的角色。 A.亚当·斯密 B.伊斯顿 C.凯恩斯 D.拉斯韦尔
3.公共政策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官方组织和() A.立法组织 B.行政组织 C.民间组织 D.司法组织
4.20世纪( )以来,公共政策研究进入不断开发新范畴、新领域的阶段。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5.政策科学这一概念首见于1951年刊行的由拉斯韦尔和拉纳主编的斯坦福大学讨论会的论文集( )。 A.《行政学研究》 B.《政策科学》 C.《政策取向: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 D.《政治学》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公共政策体制的功能包括( ) A.落实政策价值 B.规范主体行为 C.输出具体政策 D.有效配置资源
2.公共政策分析的特点有( ) A.应用性多元知识取向 B.注重与政治因素、市场因素的互动 C.以定量分析为主 D.注重研究政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公共政策体制的外延包括( ) A.公共政策权力结构 B.公共政策组织结构 C.公共政策运行机制 D.公共政策功能配置
4.公共政策分析的类型包括( ) A.事前政策分析 B.事中政策分析 C.事后政策分析 D.整合的政策分析
5.政策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 A.政策分析 B.基本政策 C.元政策 D.实施政策
6.公共政策体制的特征有( ) A.公共性 B.稳定性 C.宏观性 D.动态性
7.政策科学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 A.政策过程的研究方法 B.政策研究的结果 C.对政策信息需求有重要贡献的诸学科的研究成果 D.政策研究过程
8.依据公共政策权力在国家与社会间的总体配置状况可将公共政策体制分为( ) A.封闭型公共政策体制 B.开放型公共政策体制 C.集权型公共政策体制 D.分权型公共政策体制
9.公共政策功能配置的领域包括(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社会领域 D.文化领域
10.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的有( ) A.公共政策问题 B.公共政策效果 C.公共政策评价标准 D.公共政策模型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权威性公共政策权力的纵向结构包括单一制有限分权模式和联邦制有限集权模式。( ) A.错误 B.正确
2.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较早的国家多实行一院制,而新兴独立国家多实行两院制。( ) A.错误 B.正确
3.拉斯韦尔认为国家应当充当“道德人”的角色。 ( ) A.错误 B.正确
4.政策取向追求跨学科的发展,其基本取向是政策过程的研究。( ) A.错误 B.正确
5.基本政策是关于如何做出政策决定的政策。( ) A.错误 B.正确
6.公共政策的客体主要包括社会问题和目标群体。( ) A.错误 B.正确
7.政策科学在宏观层次上,是以国家的一部分、国家以及超国家的公共政策为研究重点。( ) A.错误 B.正确
8.公共政策组织的规模大都十分庞大。( ) A.错误 B.正确
9.公共政策体制指的是不同政策主体间不稳定的关系模式。( ) A.错误 B.正确
10.“政策分析”一词首见于拉斯韦尔的文章,本意是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渐进研究途径。( ) A.错误 B.正确
大工23春《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答案]相关练习题: 路用水泥混凝土拌和时,加水的允许误差范围为( ) 格式工具栏中的字符边框和字符底纹以()为单位进行格式设置。 计算机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 E2消去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为 ( ) 汉语中的“四声”来自于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