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心理学》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答案]
时间:2023-09-05 06:25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A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1.近距与远距刺激在知觉过程中的特点是 A.近距刺激变化,远距刺激不变化 B.近距刺激不变化,远距刺激变化 C.近距刺激变化,远距刺激变化 D.近距刺激不变化,远距刺激不变化 正确答案:A
2.下列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地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 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 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 正确答案:B
3.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 A.反应 B.反映 C.反馈 D.反射 正确答案:D
4.在人的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 A.双眼视轴的辐合 B.水晶体屈度的变化 C.双眼视差 D.眼肌的调节 正确答案:C
5.记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6.过去经验过的事物或对象虽然不在面前,但能够在头脑中被反映叫()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7.下列哪一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空气透视 B.结构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正确答案:D
8.神经元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的结构是 A.胞体 B.树突 C.轴突 D.终扣 正确答案:D
9.心理学的研究假设是 A.关于概念的陈述 B.关于规律或关系的可检验的陈述 C.关于事物变化的陈述 D.关于概率可能性的陈述 正确答案:B
10.感觉适应中使感受性升高的是 A.暗适应 B.听适应 C.嗅适应 D.温觉适应 正确答案:C
11.下面哪个相关系数代表相关程度最高? A.—0.86 正确答案:C B.+0.66 C.+0.10 D.+0.09 正确答案:B
12.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说。 A.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B.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 C.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 D.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 正确答案:C
13.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的程度为多少最经济、最合理? A.50% B.100% C.150% D.200% 正确答案:D
1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都要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四个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阶段,这四个阶段的顺序是 A.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A
15.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 A.组块 B.复述 C.选择注意 D.编码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16.下面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正确说法 是 A.外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B.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过程 C.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D.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正确答案:D
17.下面关于视干细胞 ,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个视杆细胞通过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 B.能起到光放大作用,使视觉对光敏感 C.不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视紫红质 D.能分辨颜色 正确答案:A
21.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 A.真实验法 B.准实验法 C.非实验法 D.定性研究 正确答案:B
19.能力层次结构说把能力分为四个因素,主要包括 A.一般因素 B.大群因素 C.小群因素 D.特殊因素 正确答案:B
20.动机的认知理论 包括 A.詹姆斯兰格理 B.坎农-巴德学说 C.自我功效理论 D.成就目标理论 正确答案:B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22.特征整合模型与注意信息的加工不相关。
23.知觉过程分为感觉阶段、知觉组织阶段、辨认与识别阶段三个阶段。
24.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5.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6.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27.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
28.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分散性。
29.纵向追踪法的困难在于不能避免不同时代的环境对人的不同影响。
30.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即意志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正确答案:D
31.知觉是事物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是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形式。
32.表象物体形状越小,“看清”其细节越容易。 正确答案:B
33.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34.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网膜的周边
35.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中,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6.双眼视差是在人知觉深度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
37.按刺激的来源划分,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和机体感觉。
38.懒惰属于人的 能力特征 。
39.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0.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东师《心理学》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21春《课程理论》作业4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24 分) 1.()艺术是教学语言的辅助手段。一般分为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 A.语言 B.非语言 C.书面 D.板书
2.()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A.教学目的、教学任务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3.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A.课程 B.教学 C.教师 D.学生
4.()是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设计课程方案与文本、课程实施与教学、课程评价与课程修订等工作。 A.教材编写 B.课程设计 C.课程类型 D.课程开发
5.以学科知识分化程度为标准,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6.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一书。一般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A.怎样编制课程 B.课程编制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课程
二、多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7.根据评价目的分类,可将课程评价分为:()。 A.效果评价 B.决策性评价 C.研究性评价 D.工作性评价
8.常见的教学媒体分类,是根据教学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把教学媒体分为()。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综合操作媒体
9.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基础。 A.世界观 B.本体论 C.认识论 D.价值论
10.按资源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课程资源可分为()。 A.素材性课程资源 B.校内课程资源 C.校外课程资源 D.条件性课程资源
11.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等几个部分。 A.课程计划管理 B.课程实施管理 C.课程标准管理 D.课程编制管理
12.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遵循几条原则:()。 A.针对性 B.科学性 C.系统性 D.趣味性
13.20世纪以来,教学论研究大致呈现两大发展路径:一是哲学的研究取向以()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如德国、苏联、日本、中国。二是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把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理论,探讨教学的程序、策略与技术,如英国、美国等。 A.心理学 B.教育学 C.认识论 D.伦理学
14.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多样化态势初现端倪。课程理论著作主要有()等等。 A.美国坦纳夫妇著的《课程编制的理论与实践》 B.英国劳顿著的《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C.前苏联克拉耶夫斯基等主编的《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 D.派纳主编的《理解课程》
三、判断题 (共 11 道试题,共 44 分) 15.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16.车里霍尔姆斯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起“课程的后结构观”。其基本内容是:提出并运用“批判实用主义”来研究课程问题,对“学科结构”进行后结构分析,把课程看成是一项社会工程。
17.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之。”据考证,这是汉语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课程”一词。
18.活动课程过多注重间接经验的学习,易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19.好的课程管理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吸纳一线教师和管理者的智慧,赋予教师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权利,让教师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外围变为中心,成为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拓荒者。
20.分析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重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等。
21.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中,课程与教学活动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研究对象。
22.与课程目标相比,教学目标的范围要小,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