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媒23春《社会学》作业考核[答案][答案]
时间:2023-09-05 12:07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65 分) 1.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A.角色表现 B.角色 C.规范 D.地位 正确答案:A E.行为模式
2.指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作出回应。 A.社会沟通 B.人际沟通 C.人际传播 D.社会互动 正确答案:A E.社会化
3.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主要关注 。 A.村问题 B.城市问题
4.社会不平等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社会交换 B.社会互动 C.社会分层 D.社会化 正确答案:B E.社会群体
5.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并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对的,而其他文化是错的这样一种倾向叫 。 A.文化相对性 B.种族中心主义 C.各美其美 D.妄自菲薄 正确答案:C E.盲目自大
6.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A.社会分工 B.社会不平等 C.社会流动 D.社会分配 正确答案:B E.社会实验
7.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群体可划分为 。 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D.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正确答案:D E.内群体和外群体
8.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对于科层制和资本主义的研究。其著作 体现了他一生所致力于探讨的某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 A.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B.费孝通,《江村经济》 C.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D.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正确答案:C E.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9.是社会学一个新的应用领域。诊所社会学家设计一种直接帮助人们解决其社会问题的方法。诊所社会学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改善社会状况,社会学家在实施参与之前,都要对问题做出专业诊断。 A.诊所社会学 B.社会批评 C.政策咨询 D.社会工作 正确答案:B E.社会预测
10.用来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那个关键性地位叫 。 A.职业地位 B.先赋地位 C.首要地位 D.自致地位 正确答案:D E.权力地位
11.预言我国著名社会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的里程碑。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齐美尔 D.马林诺斯基 正确答案:A E.弗雷泽
12.下面哪位社会学家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通常把他当作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正确答案:D A.卡尔?马克思 B.迪尔凯姆 C.A?孔德 D.帕森斯 正确答案:B E.罗伯特?帕克
13.是指我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我们——从中我们获取自我形象或者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 正确答案:D A.自我呈现 B.印象管理 C.主我 D.“镜中我” 正确答案:C E.客我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4.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是 。 A.地域 B.性别 C.收入 D.权力 正确答案:B E.声望 F.职业 G.教育程度
15.直接运用社会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社会学类型包括社会实验、 、 、社会预测及 。 A.评估研究 B.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 C.诊所社会学 D.社会检测与描述 正确答案:C E.政策咨询
16.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是 。 A.交换 B.合作 C.冲突 D.竞争 正确答案:D E.强制
17.戈夫曼指出的人们互动时的四类人际礼仪是 。 A.表达式礼仪 B.回避式礼仪 C.维系式礼仪 D.问候 正确答案:A E.认可式礼仪
21.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是 。 A.收入 B.职业 C.教育程度 D.声望 正确答案:C E.权力
19.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就是 。 A.学习角色知识 B.掌握生活的技能 C.懂得与人沟通的技巧 D.内化社会文化 正确答案:A E.传承社会价值观
20.除了直接运用社会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社会学外,其他的应用研究包括 。 A.诊所社会学 B.评估研究 C.社会实验 D.社会批评 正确答案:C E.政策咨询
中传媒23春《社会学》作业考核[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A.经验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时势造英雄,说的是( ) A.历史人物会自然出现 B.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C.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D.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8.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本方法是( ) 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1.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宗教关系 B.政治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13.社会存在是指( ) A.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环境
14.感觉、知觉、表象,它们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5.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说法( ) A.是指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是唯心主义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D.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B.表象 C.判断 D.推理
2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 A.劳动力具有价值 B.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C.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19.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 ) A.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 C.真理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D.真理能正确地指导实践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22.错误的思想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垄断价格的出现意味着价值规律作用的消失。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5.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