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答案][答案]
时间:2023-05-25 12:07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C
形考任务3(预备知识第2-3章;权重15%;需辅导教师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正误(10分,每小题1分) 1.1.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就是要求多使用单音节词语,少用多音节词语。 2.2.锤炼词语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3.3.所谓双声,就是指运用词语要多用双音节词,使词语稳妥和谐。 4.4.同类词语和同素词语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 5.5.一般情况下,使用成语不能随便更换其中的语素或语素的次序。 6.6.要使句子连贯流畅,就必须使用结构整齐的句子。 7.7.句子的选择使用与语体和风格没有直接关系。 8.8.把状语和定语放到中心语后面,这样的句子叫做常序句。 9.9.松句就是使用了很多修饰语使结构更加复杂的句子。 10.10.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就是否定句。 二、案例分析(40分,每小题10分) 11.1.下面是电影《怒潮》的插曲《送别》的四段歌词,请你从词语锤炼稳妥和谐角度简要说明其运用词语的特点。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 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友谊才开头,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 12.2.下面改句中词语运用很有特点,请从词语锤炼的目的角度分析。 ①唐代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一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连齐己自己都觉得改句非常妙。 ②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样顺口溜传得更远了。 13.3.下面一段话在句式使用上有什么特色?请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4.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短句,并说明改句和原句各自的表达效果。 ①这套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装潢设计精美的科普读物,适合小学生阅读。(变成短句) 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变成肯定句) 三、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5.1.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有一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世人都评价其中的“绿”字使用得巧妙精当,请你结合锤炼词语的目的简要分析说明。 16.2.举例说明什么是成语,什么是成语活用。 17.3.“我们都喜欢他”和“我们都不讨厌他”,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没有差别?为什么? 21.4.“一次投资,幸福一世”。这则保险广告语在句式上有没有问题?为什么? 四、评改下面语言片段在运用词语或句式方面的问题。(30分,每小题2分) 19.1.有些人像是古代的东郭先生,只会混饭吃。 20.2.有些同学上课总爱说话,老师多次批评,但是屡教不改。 21.3.喂,杨处长,我们光临你处已经多时了,可是久久不见有人恭候接待…… 22.4.战士们摧毁了敌人的碉堡,冲上敌人的阵地,残余的敌人被消灭了,缴获了敌人很多武器,敌人的指挥官也被俘虏了。 23.5.这个村子,南边是一条河,东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北边是甘蔗林,西边是橡胶园-四面八方都是树。 24.6.一人深夜偷钓,被水库管理员发现,惊慌失措中不慎落水丧命,亡妻愤然上告水库管理员。 25.7.他浑身被敌人打得头破血流,没有一块好的地方。 26.8.美丽的三亚湾,阳光灿烂,洁白沙滩,海水湛蓝,叫我怎么不留恋! 27.9.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从今以后考试违规作弊有法可依了。 28.10.法国总统府发表声明称他为不受法国政府欢迎的人,除非他为自己的厥词做出解释。 29.11.每年除夕夜,爆竹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不见明月,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30.12.电动自行车一定要寄存,舍小钱将换来失窃。 31.13.她哥哥已经快三十了还没有成家,她计划外出打工挣钱为哥哥找个女人填房。 32.14.市容假装病人看病,抓住街头乱贴广告的游医。 33.15.这部长达二十集的电视剧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清朝雍正时期,出身卑微的主人公在红颜知己的帮助下,运用其聪明才智,最后战胜了所有贪官污吏,最后当上了朝廷命官,走上了仕途。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 A.看一本 B.看一回 C.看一次 D.看一遍
2.语言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一般词汇 B.语音 C.语法 D.基本词汇
3.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 A.眼花 B.脸红 C.地震 D.雪白
4.借词“苏打(soda 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 A.音译 B.音译加意译 C.半音译半意译 D.意译
5.世界上的语种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法语
6.“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这属于: A.词义的扩大 B.词义的缩小 C.词义的转移 D.词义的增加
7.“兵器”是“兵”的: A.本义 B.中心意义 C.派生意义 D.唯一意义
8.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9.在各个语系中,()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系 D.高加索语系
10.借词“啤酒”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 A.音译 B.音译加意译 C.半音译半意译 D.意译
二、多选题 (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1.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 A.语言是民族性的 B.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 C.语言是全民性的 D.思维是民族性的
12.音位的特征有: A.辨义性 B.最小的能辨义的语音单位 C.民族性 D.地域性
13.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 C.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影响 D.社会发展
14.语法的特性: A.抽象性 B.生成性 C.稳固性 D.民族性与普遍性
15.历史上存在过和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表意文字: A.古埃及的圣书字 B.汉字 C.中美洲的马雅文字 D.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
16.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A.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B.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C.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 D.短语的结构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17.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A.随意约定 B.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 C.复杂性 D.强生成性
18.语言中的文化遗迹表现为: A.从语词的出现证明古代文明 B.从词义的变化看科学技术的进步 C.从亲属称谓了解婚姻制度 D.从借词看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
19.下列关于交际工具的地位与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C.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D.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20.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规律为: A.浊音声母的清音化 B.鼻音声母的减少和消失 C.声母舌前化的作用 D.收尾辅音的消失和合并
21.形态学分类法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把人类语言分为: A.孤立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 D.复综语
22.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上层一般分为: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23.文字发展的几种趋向: A.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B.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C.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D.体制的表音化趋向
24.中国古代的小学是指: A.文字学 B.音韵学 C.训诂学 D.语法学
25.符号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 A.味觉符号 B.听觉符号 C.视觉符号 D.触觉符号
26.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字最后都被拼音文字所代替,而我们的汉字却保存了下来,有其原因,主要在于汉字与汉语特点相适应,表现在: A.适应于汉语语素单音节、音少义多的特点 B.适应于记录古今汉语 C.便于方言区的书写交际 D.汉语比英语优越
27.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系 D.高加索语系
28.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带有: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29.汉语语音审美形态主要表现在文学语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A.均衡美 B.错落美 C.抑扬美 D.回环美
30.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 A.稳固性 B.能产性 C.全民常用性 D.变动性
31.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它的形成有三个具体原因: A.地理条件 B.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 C.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 D.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32.表意文字的特点: A.字量多 B.字形有表示意思的结构成分 C.字的笔画比较复杂 D.管音节或语素表达的意义如何,相同的音节或音素(位),用同一的符号来书写
三、判断题 (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