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2秋《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
时间:2022-10-29 11:45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C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与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任意解释 正确答案:A
2.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正确答案:A
3.大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法律划分为()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普通法和成文法 D.成文法和衡平法 正确答案:B
4.规范性调整中最典型的形式是()调整。 A.道德规范 B.宗教规范 C.政策 D.法律 正确答案:A
5.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 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正确答案:D
6.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 正确答案:B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C
7.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 ) A.物 B.不可抗力 C.客观条件 D.行为 正确答案:D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 ) A.法律 B.行政法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B
9.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 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 正确答案:C
10.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来体现 B.法是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影响的 C.法仅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 正确答案:D
1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 ) A.对人权利 B.绝对权利 C.相对权利 D.道德权利 正确答案:D
12.调整原始社会关系的规范主要是() A.法律规范 B.习惯规范 C.宗教规范 D.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B
13.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正确答案:A
14.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属于( ) 正确答案:B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正确答案:D
15.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正确答案:C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正确答案:B
16.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 正确答案:D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
17.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 ) A.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 B.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 C.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 D.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正确答案:B
21.认为法代表着正义和理性,并高于实证法的法学流派是( ) A.分析法学派 B.社会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 正确答案:B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则是() 正确答案:C A.授权性规则 B.调整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正确答案:D
20.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 A.调整方式相同 B.要求相同 C.规范内容相同 D.指导思想相同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21.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制定法?() A.家法族规 B.衡平法 C.法院判例 D.习惯法汇编 正确答案:D
22.下列对法与国家的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国家政权都是通过法律的确认而合法化 B.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 D.只要建立了国家政权,国家机构就能建立和运转,不一定要通过法律来组织 正确答案:C
23.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 ) A.不成文法大多为习惯法 B.判例法尽管以文字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C.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 D.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正确答案:B
24.从法的作用角度,非马克思主义者给法下定义的主要观点有() A.正义论 B.事业论 C.规则论 D.社会控制论 正确答案:C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渊源的有( ) A.立法 B.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或阐释 C.司法机关的判例 D.习惯 正确答案: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