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22年春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
时间:2022-06-17 07:49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B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周围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C A.二 B.一 C.三 D.初中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B
2.( )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思维训练型、技能训练型、跳摘训练型、渗透训练型。 A.发展训练 B.感知体验 C.引导启发 D.跳摘训练 正确答案:D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二 B.一 C.三 D.初中
4.狭义的语文,其根本的特性就是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正确答案:C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目标。 正确答案:D A.五 B.八 C.三 D.二 正确答案:D
6.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是源于( )的“愤启—悱发”思想。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7.研究方法中的( )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地观察法 B.现状调查法 C.历史比较法 D.访谈法 正确答案:D
8.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源于( )的“愤启—悱发”思想。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9.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 头,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 正确答案:C A.唐 B.宋 C.秦 D.明 正确答案:D
10.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默读 B.朗读 C.精读 D.略读 正确答案:A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22年春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多选题答案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总体而言,语文课程的功能有 A.知识教育功能 B.审美教育功能 C.智能教育功能 D.文学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B
12.根据联合国救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精神,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主要应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 A.学会认知,获得理解能力 B.学会做事,获得操作能力 C.学会合作,获得与人相处能力 D.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B
13.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指( ) A.加强朗读和诵读教学 B.强化体验,注重感悟 C.强化积累,形成语感 D.创设自主阅读过程 正确答案:C
14.语言与言语的区别有( )几个方面。 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A
15.下列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的有 A.整体性 B.主体观 C.实践观 D.多样化 正确答案:D
16.运用欣赏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有 A.注意思路的诱导性 B.欣赏的对象可以是整体,即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局部,如优美的词语,精彩的段落,美丽的自然景物,崇高的人物品格等 C.应多用欣赏的方法,少用分析的方法。文学性作品既属于语言领域,又属于艺术范畴。文学作品的主要目标在于陶冶情操,培养理想。 D.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正确答案:C
1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表现在. 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21.语文课程的功能包括. A.知识教育功能 B.审美教育功能 C.智能教育功能 D.文学教育功能
19.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 正确答案:B A.双向互动,实现全员参与; B.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C.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D.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正确答案:C
20.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 A.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D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渗透模式指根据学法指导的操作方案和学生的学情,以教师讲授学法为主的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