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2年春东财《审计》单元作业三[答案]
时间:2022-06-07 09:37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注册会计师( )。 A.不需要询问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可能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期后事项 B.应当询问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可能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期后事项 C.应当询问在审阅报告日后发生的、可能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事项 D.有责任实施程序以识别审阅报告日后发生的事项 正确答案:B
2.如果会计估计的结果与财务报表中原来已确认或披露的金额存在差异,则( )。 A.并不必然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错报 B.必然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错报 C.必须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 D.必然表明会计估计是不恰当的 正确答案:A
3.判断报表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 A.询问 B.函证 C.检查实物资产 D.分析程序 正确答案:A
4.如果审核范围受到限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预测性财务信息出具( )。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正确答案:A
5.需要作出会计估计的交易、事项或情况得以解决时发生的实际货币金额称为( )。 A.管理层的点估计 B.注册会计师的点估计或区间估计 C.会计估计的结果 D.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C
6.内部控制没有按照设计意图运行,这种情况被称为( )。 A.内部控制设计缺陷 B.内部控制运行缺陷 C.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D.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7.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有( )。 A.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包含对本期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 B.确定期初余额反映的恰当的会计政策是否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得到一贯运用 C.确定期初余额反映的会计政策是否恰当 D.确定期初余额反映的会计政策是否与本期不一致 正确答案:B
8.注册会计师在评估与会计估计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应当了解( )。 A.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 B.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的相关控制 C.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依据的假设 D.管理层如何评估估计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D
9.律师声明书一般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确认( )。 A.期后事项 B.关键审计事项 C.或有事项 D.强调事项 正确答案:D
10.当执行商定程序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欲来修改程序而得不到特定主体的同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 A.在报告中说明执行程序受到的限制 B.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C.拒绝出具业务报告 D.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业务报告 正确答案:D
11.下列文件或记录中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管理层以前未识别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有( )。 A.股东会和治理会议的纪要 B.银行、律师或其他第三方的询证函回函 C.被审计单位提供给监管机构的信息 D.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要合同和协议 正确答案:C
12.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财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 B.财务报表列报和内容的合理性 C.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D.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是否一致 正确答案:B
13.管理层在关于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书面声明中应承诺( )。 A.全部交易都是合法和公允的 B.全部交易都是经营过程中正常发生的 C.已全部披露给注册会计师 D.已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正确答案:C
14.对于律师声明书,注册会计师应当( )。 A.直接将其作为支持审计结论的依据 B.根据律师的职业水准和声誉确定其可靠性 C.考虑其是否可以作为支持审计结论的依据 D.考虑其是否暗示律师拒绝提供信息或隐瞒信息 正确答案:A
三、判断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5.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考虑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关键部分。( )
16.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点估计或区间估计,以评价管理层的点估计。区间估计的范围应当足够小,以至于能够合理确定会计估计是否存在错报。( )
17.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的情况下,后任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本期报表的期初余额进行全面详细的审计。( )
21.注册会计师可以结合对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程序对期后事项进行审计。( )
19.所有关联方交易的重大错报风险都是非常高的。( )
20.商定程序一般是指由委托人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商讨确定的、由注册会计师实施一些的程序。( )
22年春东财《审计》单元作业三[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北交《应用文写作》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发文者对所属下级机关或者人员发布的具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 A.命令 B.决定 C.请示 D.通告
2.所谓( ),实际上就是确定应用文的主旨。 A.构思 B.选材 C.立意 D.谋篇
3.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由于交际范围、目的对象不同,人们使用的语言材料在功能上逐渐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被称为( )。 A.语体 B.文风 C.语气 D.风格
4.写信,在结束时,要有祝颂语,它是向收信人表示祝愿、敬意、希望或勉励。一般分为两截写。前半截“此致”应写在( ),后半截要换行顶格写“敬礼”。 A.另起一行顶格写 B.紧接着正文之后 C.另起一行空二格 D.与“敬礼”写在一起
5.(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A.命令 B.决定 C.请示 D.通告
6.报告通常用于向上级反映工作的进展情况;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汇报有关行政法规、规章、重大行政措施的执行情况;汇报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汇报一个时期或者一个方面的综合情况;提出纠正有关偏向的建议并建议转发执行;答复上级机关提出的询问;有关问题或事故的责任者检讨分析自己的错误等。报告从性质上看是一种( )的公文。 A.告知性 B.期复性 C.陈述性 D.洽商性
7.(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A.通知 B.协议 C.函 D.报告
8.( )是迅速、准确地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反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新成就,新气象的新闻报道形式。它要一事一报,以叙述为主,用事实说话,文字简洁 A.述评消息 B.综合消息 C.动态消息 D.简讯
9.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应使用的文种是( )。 A.提案 B.议案 C.意见 D.请示
10.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使用( )。 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公告
11.(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A.函 B.报告 C.会议纪要 D.会议记录
12.审计报告在撰写时,要有署名和日期。署名要写出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审计人员的名字,审计负责人要签名盖章,并在签署的下一行注明日期。那么,署名要写在审计报告的什么位置上?( ) A.放在正文之上 B.文尾的右下方 C.放在附件的后面 D.放在附件的前面
13.审计人员依法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核计、并把审计情况、结果向审计机关或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的书面文书,称作( ) A.情况报告 B.调查报告 C.审计报告 D.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4.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提出的询问用( )。 A.报告 B.请示 C.议案 D.汇报
15.在写作中,我们用语言文字写文章,即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它既是内容问题,也是形式问题,它贯穿在写作整个过程中,通过文章表现出来。我们通常把它叫做( )。 A.语体 B.文风 C.语气 D.风格
16.( )是既报道一定的事实,又作适当分析评论的新闻报道形式。具体写法是边叙述新闻事实边进行评论。 A.述评消息 B.综合消息 C.动态消息 D.简讯
17.公文格式由眉首、( ) 、版记三部分组成。 A.主体 B.正文 C.文件 D.文本
18.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 ) A.函 B.报告 C.请示 D.通知
19.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的事项,使用( )。 A.决定 B.意见 C.命令 D.公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