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2春22春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考核[答案]
时间:2022-06-04 07:17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22春22春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考核[答案] 正确答案:C 22春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考核-00001 正确答案:D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 )。 正确答案:C A.既保留又继承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正确答案:B
2.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 )。 A.相互对立的 B.相互包含的 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B
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正确答案:D
4.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C.生产劳动 D.气候变化 正确答案:C
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 )。 正确答案:C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正确答案:A
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
7.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A.人口多,密度大 B.人口少,增长慢 C.人口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正确答案:A
8.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正确答案:C
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正确答案:B
10.事物的质变是指 ( ) 。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B
11.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劳动发展史 C.政治制度演变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 正确答案:B
12.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正确答案:A
13.事物的质是指 (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4.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 。 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正确答案:C
15.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正确答案:D
16.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 D.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正确答案:D
17.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A
21.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 。 A.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B.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C.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D.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正确答案:C
1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正确答案:A
20.社会存在( )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A
21.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 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正确答案:B
22.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正确答案:C
23.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正确答案:A
2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 。 正确答案:D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正确答案:D 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正确答案:A
25.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D
2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正确答案:B
27.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 A.是不是在ABC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 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正确答案:C
28.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正确答案:A
29.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正确答案:A
30.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正确答案:D
22春22春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考核[答案]多选题答案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31.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一定的进步作用,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是一致的,这是因为( ) 。 A.杰出人物是阶级的代表、群众的代表,是阶级和群众中的一员 B.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为基础的 C.杰出人物的活动受到当时的群众活动和阶级斗争的制约 D.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正确答案:A
3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 正确答案: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