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春吉大《中央银行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时间:2022-04-22 09:4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监管当局对于危机银行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接管 B、私有化 C、兼并 D、破产 正确答案: 第2题,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是 A、英格兰银行 B、意大利银行 C、瑞士银行 D、德意志银行 正确答案: 第3题,下列不属于支付系统风险类型的是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系统风险 D、违约风险 正确答案:请在附件下载答案! 第4题,下列不属于主要货币发行制度的是 A、弹性比例制度 B、保证准备金制 C、现金准备发行制 D、货币局制度 正确答案:请在附件下载答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一般不超过 A、12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8个月 正确答案: 第6题,新巴塞尔协议正式出台的时间是 A、2002年 B、2004年 C、2003年 D、2005年 正确答案: 第7题,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 A、一亿元人民币 B、五亿元人民币 C、八亿元人民币 D、三亿元人民币 正确答案: 第8题,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始于 A、1996年 B、1997年 C、1995年 D、1999年 正确答案: 第9题,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是 A、币值稳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完全就业 正确答案: 在货币的供给量中M2等于 A、M0+活期存款 B、M1+定期存款 C、M1+储蓄存款 D、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正确答案: 第11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更多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实施其货币政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在我国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无息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3题,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二是证券准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4题,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对证券发行和上市实行核准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6题,双目标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顾币值的稳定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7题,信用配额管理就是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信用规模的控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8题,目前我国对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实行注册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9题,我国商业对于呆账准备实行的是直接冲销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营业部关键岗位负责人应实行定期轮岗轮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1题,下列属于外债结构管理的内容的是 A、融资结构 B、期限机构管理 C、利率结构管理 D、币种结构管理 正确答案:,B,C,D 第22题,下列属于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的是 A、全面性原则 B、效率性原则 C、集中监管原则 D、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正确答案:,B,D 第23题,下列属于预防性管理的是的是 A、市场准入 B、资本充足性 C、流动性管制 D、贷款风险的控制 正确答案:,B,C,D 第24题,下列属于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的是 A、外债规模管理 B、外债结构管理 C、外债投向管理 D、外债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的是 A、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B、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 C、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 D、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 正确答案: 相关练习题: 地方行政法规的表现形式有()。 西安交通大学18年5月补考《中央银行学》作业考核试题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多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包括( ) A.对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 B.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 C.ABC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 D.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 E.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2.金融统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统一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E.保密性原则。 3.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包括( ) A.调控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的货币供给量; B.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C.与再贴现政策配合,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D.降低货币流通量的波动幅度; E.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4.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 ) A.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 B.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C.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D.中央银行具有商业银行的性质 E.中央银行有义务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5.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意义包括() A.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B.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 C.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条件 D.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挥全部职能的基础 E.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需要 6.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主要有以下类型( ) A.全部股份为国家所有 B.公私股份混合所有 C.全部股份私人所有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E.多国共有资本的中央银行 7.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通常有以下目标:(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促进经济增长; D.平衡国际收支; E.金融稳定。 8.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包括( )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操作时滞 D.市场时滞 E.学习效应 9.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包括() A.对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 B.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 C.ABC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 D.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 E.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10.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增加或减少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影响存款类金融机构的( )。 A.贷款规模; B.货币供应量; C.市场利率; D.物价总水平; E.就业水平。 11.储备资产的构成有(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储备头寸 D.特别提款权 E.美圆 12.信息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包括( ) A.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信息非对称; B.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 C.信息披露准确度对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影响; D.道德风险; E.逆向选择。 13.中央银行制度推广的具体原因包括 A.ABC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 B.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的影响 C.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 D.新国家的产生 E.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14.货币发行原则包括( ) A.垄断发行原则 B.信用保证原则 C.弹性原则 D.财政发行 E.发行准备 15.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D.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E.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16.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 ) A.信贷政策 B.利率政策 C.外汇政策 D.贸易政策 E.经济发展政策 17.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包括( )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操作时滞; D.市场时滞; E.学习效应。 18.一般而言,衡量货币政策效应有以下指标( ) A.反映总体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 B.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 C.反映货币供应数量及结构变化的指标; D.反映货币币值的指标; E.财政赤字程度。 19.我国现行国库制度的特点包括( ) A.强化国库的组织体系; B.强化国库的信息功能; C.强化国库的监督职能; D.加强国债的发行与兑付管理; E.加强国库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20.征信体系的要素包括() A.征信主体 B.征信法规 C.征信机构 D.征信市场管理 E.征信宣传教育与市场培育 21.清算参与银行的资金来源通常由以下组成:( ) A.在中央银行储备账户内的存款余额; B.中央银行信贷; C.通过货币市场借入的临时性资金; D.由于支付时隔所产生的在途资金; E.库存现金。 22.我国的利率水平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目前主要有以下利率:( ) A.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B.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利率 C.金融市场利率 D.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E.国库券收益率 23.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包括( ) A.对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 B.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 C.ABC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 D.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 E.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24.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包括( ) A.开办存款业务是为了实现宏观调控 B.存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C.存入款项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D.存款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 E.为了发放贷款和投资 25.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综合安排,包括( ) A.清算机构; B.支付系统; C.支付结算制度; D.经理部; E.资金部。 二、 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核心在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分类。( ) A.错误 B.正确 2.国库是指对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程序安排。( ) A.错误 B.正确 3.从1984年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政策工具之一。( ) A.错误 B.正确 4.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方式,反映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运作及结果 A.错误 B.正确 5.中央银行开展负债业务以其存款数量为限制,吸收存款、发行债券等不是为了筹措资金而是以此为调控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A.错误 B.正确 6.再贷款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 A.错误 B.正确 7.从1984年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政策工具之一。( ) A.错误 B.正确 8.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够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调节国际收支、进行国际间清算的资产。( ) A.错误 B.正确 9.中央银行可以适度从事商业银行的业务。( ) A.错误 B.正确 10.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标准,另一个指标则是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 A.错误 B.正确 11.1609年成立的瑞典银行是这一时期新式银行的最突出代表 A.错误 B.正确 12.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债券。( ) A.错误 B.正确 13.中国人民银行定位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宏观调控部门,承担“制定和执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职能。( ) A.错误 B.正确 14.货币政策目标不是一个单一的数量目标,而是由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变量指标三者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A.错误 B.正确 15.1609年成立的瑞典银行是这一时期新式银行的最突出代表。( ) A.错误 B.正确 16.再贴现政策的运用能够充分体现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 A.错误 B.正确 17.长期利率通常指的是货币市场的利率,最典型的是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它能够及时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 A.错误 B.正确 18.所谓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管理当局需要制定货币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过程。( ) A.错误 B.正确 19.企业和商业银行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 A.错误 B.正确 2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 ”。 A.错误 B.正确 2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和存款业务等。 A.错误 B.正确 22.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的直接调控手段,其作用机制是以利益诱导和利益调节为基本特征的。( ) A.错误 B.正确 23.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 ,瑞典银行成立于 A.错误 B.正确 24.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A.错误 B.正确 25.如果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投放,刺激经济增长,则可提高再贴现率。( ) A.错误 B.正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