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
时间:2022-02-16 01:18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正确答案:-----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正确答案:-----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正确答案:-----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正确答案:-----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正确答案:-----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 正确答案:-----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 正确答案:-----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正确答案:-----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正确答案:-----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
15.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
1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正确答案:-----
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正确答案:-----
21.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
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正确答案:-----
2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正确答案:----- B.概念——判断——推理 正确答案:----- C.实践——认识——实践 正确答案:----- D.意识——物质——意识 正确答案:-----
2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正确答案:-----
2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 )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正确答案:-----
23.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正确答案:-----
2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正确答案:-----
25.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正确答案:-----
26.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正确答案:-----
27.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正确答案:-----
2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
2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正确答案:-----
30.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31.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正确答案:-----
3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正确答案:-----
3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3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正确答案:-----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