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中医诊断学B》平时作业3[答案]
时间:2021-12-17 07:24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中医诊断学B》平时作业3[答案]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21秋《中医诊断学B》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以下哪项不是写病案的意义 ( ) A.作为法律依据 B.临床诊疗记录 C.科学考察的资料 D.临床科研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 E.教学中案例
2.写病历用笔要求是用 ( ) A.铅笔 B.圆珠笔 C.钢笔或签字笔 D.毛笔 正确答案:----- E.油笔
3.诊断疾病最重要的是: ( ) A.望诊 B.闻诊 C.四诊合参 D.切诊 正确答案:----- E.问诊
4.病”的概念是指下列哪项: ( ) 正确答案:----- A.口渴 B.气虚 C.胸痹 D.脾虚 正确答案:----- E.面白
5.患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诊断为: ( ) A.癫病 B.狂病 C.痫病 D.中风 正确答案:----- E.中暑
6.重危病人,面色苍白,但时而泛红如妆,嫩红带白,属于: ( ) A.湿证 B.血虚 C.戴阳证 D.阴虚 正确答案:----- E.气血两虚
7.随四季气候的变化,人的面色也微有变化,秋天的面色相应为: ( ) A.稍青 B.稍赤 C.稍白 D.稍黄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E.稍黑
8.随四季气候的变化,人的面色也微有变化,夏季的面色相应为: ( ) A.稍青 B.稍白 C.稍赤 D.稍黄 E.稍黑
9.以下哪项是面色发黄所属病证: ( ) A.惊风 B.气滞 C.虚证 D.寒证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E.血瘀
10.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便,是为: ( ) A.痹病 B.痫病 C.痿病 D.痉病 正确答案:----- E.风病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形成囟陷的原因: ( ) A.脾胃虚寒 B.吐泻伤津 C.颅内水停 D.脑髓不足 正确答案:----- E.气血不足
12.眼胞皮红肿湿烂,多为: ( ) A.心火 B.肺火 C.脾火 D.肝胆湿热 正确答案:----- E.肝火
13.鼻渊的主要特征是: ( ) A.鼻翼煽动 B.鼻流清涕 C.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 D.偶流清涕 正确答案:----- E.鼻流血
14.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属: ( ) A.肾精亏虚 B.气血亏虚 C.麻疹先兆 D.肾气不足 正确答案:----- E.肝胆湿热
15.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多属: ( ) A.脾胃湿热证 B.肝胆湿热证 C.外感寒湿证 D.小肠湿热证 正确答案:----- E.大肠湿热证
16.下列哪项属正常舌象: ( ) A.舌红起刺 B.舌面水滑 C.舌苔薄白 D.舌下络脉怒张 正确答案:----- E.舌苔白腻
17.紫舌多主: ( ) A.气滞 B.痰凝 C.血瘀 D.津亏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E.中毒
21.苔黑而滑润,多属: ( ) A.痰火内蕴 B.热盛伤津 C.寒盛阳衰 D.湿热郁蒸 正确答案:----- E.阴虚火旺
19.下列哪项不属于望苔质的内容: ( ) A.厚苔 B.腐苔 C.黄苔 D.燥苔 正确答案:----- E.剥苔
20.舌中生芒刺者多为: ( ) A.肝胆热盛 B.心火上炎 C.胃肠热极 D.胃阴不足 正确答案:----- E.疫疠初起
21.哪项不是舌苔干燥的原因: ( ) A.痰饮 B.津亏 C.食积 D.热盛 正确答案:----- E.瘀血
22.谵语的病因病机多由于: ( ) A.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B.痰火扰心 C.热扰心神 D.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正确答案:----- E.痰迷心窍,心神蒙蔽
23.古名“噫”,释为: ( ) 正确答案:----- A.呕逆 B.干呕 C.嗳气 D.恶心 正确答案:----- E.太息
24.语无伦次而精神错乱,狂躁妄言,属于: ( ) A.谵语 B.独语 C.狂言 D.错语 正确答案:----- E.郑声
25.嗳出酸腐气味者为: ( ) A.寒邪犯胃 B.脾胃虚弱 C.食积胃脘 D.肝气犯胃 正确答案:----- E.胃阴不足
26.与籍贯或地域有关的是: ( ) A.麻疹 B.中风 C.疟疾 D.月经不调 正确答案:----- E.眩晕
27.既往史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以往患过何种其他疾病 B.曾接受过何种预防接种 C.居住或旅游过的地域 D.有无药物之类的过敏史 正确答案:----- E.是否做过何种手术治疗
28.自觉怕冷,加衣被可以缓解,称为: ( ) A.恶风 B.恶寒 C.畏寒 D.寒证 E.寒战
29.日晡热甚,腹满便秘,属于: ( ) A.阴虚潮热 B.湿温潮热 C.阳明潮热 D.气虚发热 正确答案:----- E.阳明经热
30.见于邪正剧争,可提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症状是: ( ) A.自汗 B.盗汗 C.战汗 D.蒸汗 正确答案:----- E.冷汗
31.“除中”是指: ( ) 正确答案:----- A.久病之人,中焦脾胃虚弱,急需进补 B.久病之人,不能进食 C.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 D.久病之人,胃脘部痞满,治当消除中焦痞满 正确答案:----- E.消谷善饥,而大便溏泻
32.属于浮脉类的脉象是: ( ) A.涩脉 B.动脉 C.洪脉 D.弱脉 正确答案:----- E.虚脉
33.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的是: ( ) A.浮脉 B.实脉 C.虚脉 D.散脉 正确答案:----- E.绝脉
34.沉脉类不包括: ( ) A.沉脉 B.伏脉 C.革脉 D.牢脉 正确答案:----- E.弱脉
35.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的脉象是: ( ) A.伏脉 B.虚脉 C.微脉 D.动脉 正确答案:----- E.弱脉
36.结脉的脉象是: ( ) A.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B.数而一止,止有定数 C.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D.缓而时止,止有定数 正确答案:----- E.数而一止,止无定数
37.腹部肿块,推之不移,按之有形,痛有定处者,为: ( ) A.瘕聚 B.痞证 C.癥积 D.虫积 正确答案:----- E.水臌
38.虚里按之弹手,洪大而搏为: ( ) A.中气不守 B.心血不足 C.心气衰绝 D.心阳不足 正确答案:----- E.心阴不足
39.表证的特点不包括: ( ) A.恶寒发热并见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起病轻病程短 正确答案:----- E.感受外邪所致
40.下列哪项不是里证的特点: ( )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苔黄 正确答案:----- E.脉沉
41.恶寒,肢冷,无汗,头身疼痛,脘腹冷痛,呕吐清水,大便稀溏,属于: ( ) A.表寒里热证 B.表里俱虚证 C.表里俱寒证 D.半表半里证 正确答案:----- E.表热里寒证
42.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证属: ( ) A.表里俱热 B.表热里寒 C.上热下寒 D.表寒里热 正确答案:----- E.真热假寒
43.下列哪项不属于虚实错杂: ( ) A.实中夹虚证 B.虚实并重证 C.因虚致实证 D.虚中夹实证 正确答案:----- E.虚实证同时出现
44.阳虚与气虚证的主要区别是: ( )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寒象是否明显 D.舌质是否淡嫩 正确答案:----- E.有无神疲乏力
45.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证属: ( ) A.阴虚 B.血虚 C.气虚 D.津亏 E.阳虚
46.气虚证的典型表现是: ( ) A.爪甲淡白 B.畏寒肢冷 C.疲倦乏力 D.面色苍白 正确答案:----- E.反应迟钝
47.呃逆、嗳气、呕吐,属于: ( ) A.肝胃不和 B.肺气上逆 C.胃气上逆 D.肝郁气滞 正确答案:----- E.肝气上逆
48.痰滞于胃可见: ( ) A.咳嗽气喘 B.痰核累累 C.脘痞纳呆 D.神志昏糊 正确答案:----- E.肢体麻木
49.心阳虚证的表现不包括: ( ) A.面唇青紫 B.舌质淡胖 C.心胸灼痛 D.脉象结代 正确答案:----- E.心悸气短
50.患者,女,55岁。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已3年。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入夜不能安睡,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是: ( ) A.心血虚证 B.心阳虚证 C.心气虚证 D.肺气虚证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E.肺阳虚证
51.心血虚与心阴虚证的共见症是: ( ) A.肢体震颤,手足蠕动 B.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C.失眠多梦,心悸怔忡 D.唇舌淡白,脉象细数 正确答案:----- E.头晕目眩,面白无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