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法理学(本科)》21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
时间:2021-12-04 08:10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川农《法理学(本科)》21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答案 《法理学(本科)》21年12月作业考核-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法在本质上反映的是( )的意志。 A.最高统治者 B.统治阶级内部的国家工作人员 C.全体人民 D.整个统治阶级 正确答案:-----
2.下列有关判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做的法律解释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的原则 正确答案:----- C.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解释 D.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 正确答案:-----
3.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正确答案:-----
4.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 A.法律体系 B.法律部门 C.法律规范 D.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
5.法学是专门以(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A.法律行为 B.法律关系 C.法律规范 D.法律现象 正确答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 A.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B.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D.是中国的判例法 正确答案:-----
7.“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法条中,属于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的是( ) 正确答案:----- A.禁止重婚 B.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正确答案:-----
8.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是(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任意解释 正确答案:-----
9.法律责任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分为( ) A.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B.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C.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 D.有限责任、无限责任 正确答案:-----
1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要求是(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准确、合法、及时 C.实事求是有错必究 D.从重从快 正确答案:-----
11.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后果( ) 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 D.是否有法律意义 正确答案:-----
12.下列情形中,( )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组成部分。 A.宪法、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 D.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正确答案:-----
13.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 A.旧法优于新法的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
14.从日本现行法律制度看,其主要传统、渊源和风格属于下列哪一法系( ) A.中华法系 B.罗马法系 C.印度法系 D.英德法系 正确答案:-----
15.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 ) A.执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合法程序 D.合法权力 正确答案:-----
16.下列描述中,体现了成文法的缺点的是( ) A.法律的发展变化速度快; B.不利于很好地体现司法公正; C.法律的适用较简单; D.是法律专家制定的法 正确答案:-----
17.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的事实,在法学上叫( )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正确答案:-----
21.世界历史上最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是( ) A.《汉漠拉比法典》 B.《摩奴法典》 C.《德拉古法典》 D.《查士丁尼国地大全》 正确答案:-----
19.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正确答案:-----
2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 A.合理、合情、合法 B.正确、合宪、从快 C.准确、合法、及时 D.从严、合法、及时 正确答案:-----
川农《法理学(本科)》21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由技术规范构成的法律、在法学上被称为“技术法规”。这种技术法规属于()。 正确答案:-----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思维规范 D.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 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意味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C.国家意志并不必然表现为法 D.国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23.关于法的强制性,表述的正确的是()。 A.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国家强制的介入 B.在法自觉得到遵守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 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D.法的实施也需要社会舆论、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正确答案:-----
24.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的效力终止的情况()。 A.在法中明文规定该法的有效期限,期限届满时,该法即自行失去效力 B.新法公布实施后,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行失去效力 C.新法中明文宣布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新法生效之日起终止效力 D.有权的国家机关颁布决定、命令等专门的法律文件,宣布某法失效 正确答案:-----
25.下列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有()。 A.规范性 B.目的性 C.程序性 D.继承性 正确答案:-----
26.古罗马法分为()。 A.公法 B.私法 C.普通法 D.衡平法 正确答案:-----
27.下列法律中只在国家局部区域有效的有()。 A.《福建省经济特区条例》 B.《森林法》 C.《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 D.《民族区域自治法》 正确答案:-----
28.当代中国法适用于()。 A.悬挂中国国旗停泊在汉堡港的油轮 B.西沙群岛 C.吉林省吉林市石文镇 D.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正确答案:-----
29.某国议员提出的法案在议会中由于反对党的反对而未通过,这说明()。 A.在民主政体下,法并不一定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在统治阶级利益分化的情况下,法与统治阶级的意志无关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某党派、集团或其成员的个人意志 D.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或根本意志 正确答案:-----
30.根据法的渊源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法律”这一法的渊源的有()。 正确答案:-----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B.《宪法修正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法理学产生于近代。
32.法律全球化与法律的本土化是完全对立的。
33.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4.法治侧重于治国方式,法制侧重于具体制度。
35.法律渊源就是法律形式。
36.国际法是中国法的一种渊源。
37.权力资源对社会有巨大作用,因此不需对之进行调控。
38.有法律责任一定会有法律制裁。
39.非法定解释就是指违法进行的解释,是必须被禁止的。
40.法制和法治都主张法律在社会中具有最高权威。
四、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简述法的外部特征
42.简述法的阶级本质的特点
川农《法理学(本科)》21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法理学(本科)》19年12月在线作业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下列关于法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评价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国家优先兼顾个人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个人优先兼顾国家
法律监督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是( ) A.社会监督 B.社会团体的监督 C.权力机关的监督 D.人民群众的监督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 )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
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B.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 A.正确、合宪、从快 B.合理、合情、合法 C.准确、合法、及时 D.从严、合法、及时
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 ) A.执法机关 B.合法程序 C.合法权力 D.司法机关
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 ) A.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法律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 D.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是( ) A.行政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任意解释
亚里斯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他将正义分为( ) A.自然正义和社会正义 B.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 C.制度正义和个人正义 D.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
“凡法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这一原则体现的是( ) A.隶属型的法律调整 B.协调型的法律调整 C.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D.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该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B.该理念是中国的独创之举,与西方政治法律治理的经验无关 C.该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D.该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法学是专门以(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A.法律规范 B.法律行为 C.法律现象 D.法律关系
普通法法系正式的法律渊源是( ) A.制定法 B.判例法 C.判例和制定法 D.习惯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B.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D.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 A.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B.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是中国的判例法 D.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坚持把( ) A.社会的各项事务纳入人民意志的绝对控制之下 B.制定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置于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核心地位 C.党的领导置于至上地位 D.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 A.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普通法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经济特区的地方规章 D.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
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 A.法规清理 B.法规汇编 C.法规整理 D.法典编纂
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都属于( ) A.隶属型法律关系 B.平权型法律关系 C.具体法律关系 D.一般法律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要求是( ) A.实事求是有错必究 B.准确、合法、及时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D.从重从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