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考核[答案]
时间:2021-12-02 07:30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21秋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考核[答案]答案 21秋中传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考核-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
2.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 )。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正确答案:-----
3.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 ) 。 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 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 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4.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正确答案:-----
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正确答案:-----
6.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 D.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正确答案:-----
7.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正确答案:-----
8.规律是 ( ) 。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正确答案:-----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
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正确答案:-----
11.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 ) 。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不直接同一的 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正确答案:-----
1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环境 D.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
13.解放思想,就是要( )。 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
14.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 )。 正确答案:----- A.既保留又继承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正确答案:-----
15.事物的质是指 (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
1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正确答案:-----
1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 )。 正确答案:-----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2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正确答案:-----
19.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 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正确答案:-----
2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正确答案:-----
21.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 。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正确答案:-----
22.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劳动发展史 C.政治制度演变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 正确答案:-----
23.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 )。 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
24.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 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正确答案:-----
25.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正确答案:-----
26.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
27.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颠倒反映 D.否定反映 正确答案:-----
28.社会存在( )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
29.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