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1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答案]
时间:2021-12-01 07:52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大工21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答案]答案 大工21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经济活动人口”是指()。 正确答案:----- A.16岁以上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B.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C.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的人员 D.退休离开劳动队伍的人员 正确答案:-----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减少会使IS曲线()。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对称旋转 D.改变斜率 正确答案:-----
3.工资可调整时,劳动的需求量()供给量,劳动市场均衡。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4.当()时,财政政策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 A.资源充分利用 B.资源未充分利用 C.利率升高 D.利率降低 正确答案:-----
5.奥肯定律主要是研究()。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B.失业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C.通货膨胀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D.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大工21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6.最主要的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 A.物价 B.国际收支 C.价格 D.利率 正确答案:----- E.汇率
7.治理失业的主要手段包括()。 A.教育普及和劳动力技能培训 B.树立现代就业观念 C.适当运用宏观调节政策工具 D.建立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 E.实施正确发展战略
8.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替代关系 B.该曲线是由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C.该曲线与横轴不能相交 D.该曲线是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 正确答案:----- E.该曲线表明在经济波动上升期失业率上升
9.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时()。 A.增加政府开支 B.缩减政府开支 C.降低税收 D.增加税收 正确答案:----- E.与税收无关
10.关于失业人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是一定年龄以上 B.只要没有工作的人就属于失业人员 C.不想寻找工作的人也算失业人员 D.必须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正确答案:----- E.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是失业人员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一般来说,降低失业用货币政策更有效,降低通货膨胀用财政政策更有效。
12.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的搭配十分必要。
13.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会立刻见效。
14.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的搭配十分必要。
15.货币主义学说的理论渊源是货币数量论。
16.宏观经济失衡时,政府一定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17.需求管理政策在资源充分利用时才起作用。
21.当经济严重衰退时,货币政策无效。
19.劳动市场出清,在资本存量和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决定产出。
20.货币需求曲线富有弹性时,货币供给变动会引起利率很大的变动。
大工21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宏观经济学》18春平时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7 道试题,共 68 分) 1.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的因素有( ) A.投资增加 B.政府购买增加 C.储蓄增加 D.消费增加
2.市场利息率提高(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3.根据新古典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 ) A.提高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 B.降低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 C.对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没有影响 D.如果δ<n则如果B所述,如果δ>n则如A所述
4.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没有任何政策变动,但物价水平提高
5.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A.为了提高总产品水平,必须接受更高的价格水平 B.实际总产品水平与物价水平无关 C.实际上总产品水平可以在不影响物价水平情况下增加 D.在经济中存在大量闲置的经济资源
6.下列项目那一项计入 GDP?() A.政府转移支付 B.购买一辆用过的车 C.购买普通股股票 D.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
7.狭义的货币供给 是指( ) A.现金与活期存款之和 B.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和 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之和 D.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与准备金之和
8.如果某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由年初的300升至年终的333,则该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A.11% B.33% C.10% D.91%
9.消费曲线函数C=20+0.9Y,其中C为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根据以上信息,当可支配收入为800元时,储蓄为: A.180元 B.740元 C.60元 D.18元
10.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
11.如果消费函数为C=20+0.8Y,其中C和Y分别为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那么当Y为多少时平均消费倾向为1? A.80元 B.100元 C.160元 D.200元
12.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
13.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的速度增加 A.提高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B.降低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C.对货币购买力没影响 D.导致物价水平下降
14.在货币主义者看来: A.在导致经济活动水平变动的因素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地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更重要 B.松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息率并过度刺激经济发展 C.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实际总产品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基本原因 D.实际总产品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15.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 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 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推迟经济的衰退
16.总支出曲线表明了计划总支出与下列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A.可支配收入 B.实际GDP C.利率 D.消费支出
17.“货币规则”的含义是: A.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潜在实际GNP的年增长率 B.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物价水平的长期增长率 C.扩张性财政政策应总是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 D.只有在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后6至9年月后,货币政策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二、 多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 A.商品贸易 B.劳务贸易 C.长期资本交易 D.短期资本流 E.官方储备
2.现代凯恩斯主义包括( ) A.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 B.新剑桥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货币学派 E.供给学派
3.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多种,包括( ) A.成本推动 B.需求拉动 C.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政府的紧缩性经济政策 E.货币发行量减少
4.短期中,下列哪些项目属于固定成本( ) A.利息支付 B.财产税 C.折旧 D.生产工人的工资 E.火灾保险费
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为谁生产 C.何地生产 D.生产什么 E.生产多少
6.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被描述为( ) A.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B.中央银行是发放企业贷款的银行 C.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D.中央银行是吸收居民存款的银行
7.产生流动性偏好的主要动机有( ) A.交易动机 B.投机动机 C.预防动机 D.消费欲望 E.储蓄动机
8.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 B.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小 C.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 D.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小 E.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