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1春《计量经济学》在线作业1[答案]
时间:2021-08-09 07:06 来源:奥鹏教育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点击:次
大工21春《计量经济学》在线作业1[答案]满分答案 大工21春《计量经济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极大似然准则按从模型中得到既得的n组样本观测值的()最大的准则确定样本回归方程。 A.离差平方和 B.均值 C.概率 D.方差 正确答案:-----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ESS的自由度是()。 A.n B.n-1 C.n-k D.1 正确答案:-----
3.下列关于OLS法和ML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 B.{图} C.都遵循一个原则——使参数估计结果尽可能接近参数真值 正确答案:----- D.两种方法估计参数的思路存在较大差异 正确答案:-----
4.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值越大,则越接近于回归线的是()。 A.Y的总体平均值 B.Y的样本观测值 C.Y的预测值 D.Y的估计值 正确答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对回归模型进行总体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决定系数R2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正确答案:-----
6.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判定系数与解释变量个数的关系是()。 A.解释变量个数根据判定系数的大小决定 B.判定系数随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 C.判定系数随着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多而增大 D.判定系数随着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多而减小 正确答案:-----
7.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A.{图} B.{图} C.{图} D.{图}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8.用n=30的样本估计包含3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的决定系数为0.85,则调整的决定系数为()。 A.0.8603 B.0.8389 C.0.8655 D.0.8327 正确答案:-----
9.在满足经典假设的回归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B.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 C.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 D.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均非随机变量 正确答案:-----
10.{图} A.{图} B.{图} C.{图} D.{图}
大工21春《计量经济学》在线作业1[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1.{图} A.{图} B.{图} C.{图} D.{图}
12.{图} A.{图} B.{图} C.{图} D.{图}
13.回归平方和是指()。 A.{图} B.{图} C.{图} D.解释变量变动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动的大小 正确答案:-----
14.设k为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的个数,则总体显著性检验所用F统计量可以表示为()。 A.{图} B.{图} C.{图} D.{图}
15.{图} A.{图} B.{图} C.{图} D.{图}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模型结构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有效性、随机干扰项方差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也是无偏的。
17.可决系数接进1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也可能接近于0。
21.计量经济学检验包括异方差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等。
19.随机变量的条件均值与非条件均值是一回事。
20.{图}
大工21春《计量经济学》在线作业1[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三(随机)-001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____是把政策研究和制定人员将各方面的专家的估计和判断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归纳,利用集体的智慧对问题作出判断的方法。 A.集体意见法 B.德尔菲法 C.系统分析法 D.头脑风暴法
2.我国政策研究机构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____个阶段。 A.3 B.4 C.5 D.6
3.____方法把政策分析者的任务确定为对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加以确定并论证。 A.逻辑实证方法 B.参与方法 C.规范的方法 D.计量经济学方法
4.____问题是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或相当一部分人所遇到的共同的问题。 A.政策问题 B.社会问题 C.公共问题 D.个人问题
5.下列哪种模型可用于对未来的研究____。 A.规范模型 B.符号模型 C.语句模型 D.程序模型
6.依据评估所涉及的工具,可把政策评估方法划分为____。 A.经验分析法和演绎推理法 B.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C.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D.对比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
7.根据政策方案____,可将政策方案分成长期、中期和短期方案。 A.内容 B.作用的时间 C.优劣 D.获得方式
8.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 A.政策议程 B.公众议程 C.正式议程 D.行政议程
9.被最广泛地运用于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是()。 A.福利经济学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主义 D.新政治经济学
10.()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 A.政治领袖 B.政治组织 C.行政人员 D.专家学者
11.提倡政策科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 A.哈罗德·拉斯维尔 B.安·海伊克尔扎克 C.斯图亚特·内格尔 D.叶海卡·德罗尔
12.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政策终结带来的巨大冲击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A.政策废止 B.政策替代 C.政策合并 D.政策缩减
13.()途径将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体制的产出。 A.精英 B.制度 C.过程 D.团体
14.____是指一个或者更多的政策为一个或者更多的新政策所替代。 A.政策分析 B.政策替换 C.政策修正 D.政策连续
15.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有____。 A.建立公共政策执行者责任制 B.公共政策执行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政策研究责任 C.提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水平 D.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有:
A.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B.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中的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 C.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 D.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
3.模型可表达为____。 A.概念 B.图表 C.图画 D.数学的方程式
4.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包括____。 A.政策无法发挥作用 B.损害了政策对象的利益 C.挫伤了政策对象的劳动积极性 D.损害了决策机构的形象
5.我国政策研究的未来趋势是() A.政策研究的普及化和多样化 B.政策咨询活动的产业化 C.政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及政策研究活动的国际化 D.队伍专业化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有____。 A.实证原理 B.价值原理 C.规范原理 D.可行性原理 E.优化原理
7.单方案优化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____。 A.情境分析 B.成本效益分析 C.比较分析 D.风险分析
8.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____。 A.曲解政策 B.截留政策 C.政策传递失真 D.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9.政策执行的特点有() A.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B.内容的务实性 C.目标的导向性 D.实施的灵活性
10.政策终结的原因有 A.政府的低效率 B.财政困难 C.行为理论的变化 D.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