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
A.乔纳森
B.班杜拉
C.华生
D.奥苏贝尔
二、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8 分)
37.半岁以后,手的动作的发展还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A.五指分工
B.双手配合
C.摆弄物体
D.重复连锁动作
38.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具体表现为()。
A.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B.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C.一切都是直觉发展的结果
D.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9.()、()、()、()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的实质提供了坚实的神经生理基础。
A.病理学
B.脑生理学
C.生物化学
D.认知神经科学
E.发展神经科学
40.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不是()性质的记忆。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再现)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本能的定向性注意在成人的活动中会消失。
42.一个人为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和认可,而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外部的目标所激起的,是内部动机。
43.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
44.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间。
45.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46.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7.儿童痛觉阈限值比成人要大
4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49.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
50.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