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后殖民主义批评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
D.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有利于我们
3.人们根据文化中的一个或者某些显著特征,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文化类型。例如,以人类生活器具为标志,人们把原始文化划分为( )。
A.石器文化
B.彩陶文化
C.青铜文化
D.现代工业文化
4.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 )等。
A.城市文化
B.郊区文化
C.乡村文化
D.阶层亚文化
5.公正/正义包括( )。
A.分配正义
B.程序公正
C.互动公正
D.信息公正
6.在人类历史上,胡格诺教徒、( )都出现了大量的离散群体。
A.苏格兰人
B.犹太人
C.波希米亚人
D.亚美尼亚人
7.文化区域可分为( )。
A.形式文化区
B.功能文化区
C.乡土文化区
D.地形文化区
8.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 )、神话与宗教习惯、家庭与社会体制、财产、政府、战争。
A.语言
B.物质特质
C.美术
D.科学知识
9.以下对方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同组方言里,每种方言都是相似或者近似的。
B.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认同某种标准方言。
C.方言/语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
D.方言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极其丰富的认知信息。
10.文化源地有( )两种。
A.文化传播源地
B.文化变迁源地
C.文化事物源地
D.文化系统源地
1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 )、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汉语
12.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
A.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
B.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C.不占有生产资料,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社会阶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
13.以下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宗教极端主义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在宗教名义下的极端主义”,即“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以宗教名目活动的极端主义”。
B.宗教极端主义绝对排斥一切异质文化和一切异教信仰,进而对之冲击、拒绝、打杀、毁灭一切异质文化和一切异教信仰的载体或象征物;即便是那些与它同质的文化和信仰,由于与自身极端的思想观念具有一定差距或区别,同样会受到排斥、打击。
C.宗教极端主义在本质上是违背宗教教义的,采取暴力至上的立场。
D.恐怖袭击、民族分裂主义已构成当代宗教极端主义活动的主要内容。
14.以下对“世界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公民”与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方式相关。
B.“世界公民”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民族、国家的传统地理划分。
C.或者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他/他们能宽容地、平等地接纳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
D.或者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人。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A.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B.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C.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D.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的学科知识体系。
A.错误
B.正确
2.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文化总是总是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A.错误
B.正确
3.由于交流者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误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A.错误
B.正确
4.旅行是最常见的、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5.文明只是一个时间范畴,不是一个地域范畴。
A.错误
B.正确
6.1970年代以后所形成的后现代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A.错误
B.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