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正确答案:-----
C.不占有生产资料,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社会阶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
正确答案:-----
21.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B.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C.工匠精神要求企业的产品实现高度的精细化,其员工追求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D.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ABC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
正确答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A.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B.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C.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D.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正确答案:-----
20.以下对风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风俗是一个文化区域内历史形成的,部族、种族、民族的行为习惯、风俗、节日、传统、礼仪、行为规范等。
B.风俗对社会主体有一种明显的制约作用。
C.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差异、物质条件,因此风俗是多样的,随时代而变迁。
D.经济、政治、宗教等深远地影响了社会风俗。
正确答案:-----
21.各种文明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明,以文化地理与国家制度为划分标准,有( )、古代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哈拉帕文明(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等。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腓尼基文明
D.古代亚述文明
正确答案:-----
22.以下对方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同组方言里,每种方言都是相似或者近似的。
B.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认同某种标准方言。
C.方言/语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
D.方言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极其丰富的认知信息。
正确答案:-----
23.以下对社会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社会结构包含多种含义,是人类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有形实体,社会结构指稳定存在的社会团体。
B.社会生活在不断地更新社会结构。
C.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
D.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ABC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24.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 )等。
A.城市文化
B.郊区文化
C.乡村文化
D.阶层亚文化
正确答案:-----
25.以下对经济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等。
B.经济文化一般由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构成。
C.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正确答案:-----
26.对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和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
A.后殖民文化批评是19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B.后殖民主义认为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以及艺术的价值与传统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并作为跨文化的普适性标准,被认为是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
C.后殖民主义批评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
D.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有利于我们
正确答案:-----
27.以下对比较文化学的描述正确是()。
A.比较文化学产生于1960年代,从属于社会学、人类学范畴,是一种说明世界的新范式。
B.比较文化学主要研究社会地域文化、世界各国文化的各种样态,以及考察世界的各种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关联性等。
C.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思想、文学等诸现象。
D.比较文化学运用“比较”的手法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最终解明与本国文化异同。
正确答案:-----
28.人们根据文化中的一个或者某些显著特征,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文化类型。例如,以人类生活器具为标志,人们把原始文化划分为( )。
A.石器文化
B.彩陶文化
C.青铜文化
D.现代工业文化
正确答案:-----
29.在人类历史上,胡格诺教徒、( )都出现了大量的离散群体。
A.苏格兰人
B.犹太人
C.波希米亚人
D.亚美尼亚人
正确答案:-----
30.公正/正义包括( )。
A.分配正义
B.程序公正
C.互动公正
D.信息公正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32.文化模式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33.格雷布内尔首先提出文化圈概念。
34.旅行是最常见的、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方式。
35.比较文化学没有特定的方法论,方法论只为了解决每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
36.文明是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有时会与文化的概念相近,甚至被少数学者视为同一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