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无过错原则,化肥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为2006年8月
C.甲可以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诉讼
D.化肥厂须举证证证明损害是由甲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方可免责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环境犯罪是一个具体的罪名。
22.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23.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奠定了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框架体系。
24.关于风险预防原则,我国立法尚未确立该原则,只在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有所体现。
25.主观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26.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个人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27.关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总体而言,很多国家尽管立法上承认环境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相当谨慎。
28.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29.被告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其他民事诉讼中均承担责任,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义务的,应当先履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0.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罪、盗伐林木罪以及滥伐林木罪等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