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花絮与新闻素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题材上。新闻素描从正面下笔,描述新闻事件较为典型和完整的场面;花絮从侧面入手,描写从重大事件、重大场面中选取的小场景、趣闻轶事等。
37.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它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即使读者在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不愿意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却不能不重视事实。
38.社会观察通讯按报道方式分类,可分为话题型和课题型。
39.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存在,新闻报道都是纯客观的报道。
40.分析性消息发挥言论功能有其独特的优势,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影响决策方向。
41.通讯中最富表现力和个性色彩的细致的画面和瞬间的特写,分为画面特写、个性语言特写、心理特写与人物特写四类。
42.专访进入采访阶段,记者要重视第一组问题的成功率,增强临场的问题控制与应变能力,用眼睛观察在这个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大。
43.闻语言要有时代感,要将社会上最新流行的一些语言传递出来。
44.典型事实必须是较大的事实,具有典型性的事实,只有较大的事实才能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font></p>
45.预知性的重大事件,都是报道喜庆场面和建设成就的,没有报道预知的灾难性事件的通讯。
46.新闻语言本质上应该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解释问题、快速交流的语言,新闻又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语言应保持大体一致的风格。
47.所谓展现型社会观察通讯,是指通讯大多报道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类题材,报道中有许多分析解释的段落,有比较强的社会认识价值。
48.事件性通讯的独特优势是事件性事实本身的张力,只要把事件展示出来,通讯就有吸引力。要发挥这个优势,记者应学会捕捉关键场面,捕捉事件的戏剧性情节。
49.通讯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内结构,一个是外结构。
50.再现是当代读者的一种心理需求,文字报道的再现能力远比电视的再现能力弱很多。
21春传媒《新闻写作》作业考核[免费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写作19秋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获取材料的主要方式有
A.调查
B.观察
C.检索
D.体验
2.叙述的一般要求是
A.详略得当
B.线索清楚
C.富于变化
D.交代明白
3.属于议论类文体的种类的是
A.社论
B.札记
C.政论
D.宣言
4.语言的特点有
A.风格性
B.语境性
C.语体性
D.情感性
5.消息的简短要以()为原则
A.长篇累牍
B.描写细致
C.叙述清楚
D.内容充实
6.科普说明文的标题有哪些写法
A.设置比喻
B.设置悬念
C.直接描述
D.提出问题
7.文学作品的(),是文学名著必须具有的艺术属性。
A.直接性
B.模糊性
C.接近性
D.含蓄性
8.精心设计板书的重要性有
A.让学生看的清楚
B.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
C.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D.具有对一堂课之“龙”“点睛”的作用
9.总结的写作要求:
A.结构恰当,语言简明
B.注重实际效果
C.正确的指导思想
D.实事求是的精神
10.消息的简短要以( ) 为原则.
A.长篇累牍
B.描写细致
C.叙述清楚
D.内容充实
二、判断题 (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1.调查报告的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它通常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指导某一项工作,总结某一类经验,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出的
12.内容的完整表达,是保证段意单一的必要条件。
13.艺术性说明文又称“科普作品”,是指那些多以描绘、比喻、形象、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解说事物和事理的说明文。
14.所谓“绾结”、“收住”,或者指分散全篇的观点,或者指展示过程的结局,或者指升华作者的感情。
15.王力《古代汉语?我国古代的车马》中,在介绍古代马车时,就把它分解为车厢、车轮、车轴、轫、辕等几个部分进行说明。用的是比较说明
16.新闻评论,即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的文字。常依附于新闻报道并与之配套发表或播发。
17.札记古已有之,古代小木片为札,把随感文字书之于上,就是札记,盛行于唐代。
18.体验者要想寻找、看见、扑捉、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仅仅沉在生活底层,和对象打成一片并获得某种思想或感情的认同就足够了。
19.杰克?伦敦把整个屋子钉满词汇卡片说明积累语言素材是语言训练的方法。
20.教案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而,它自身的科学性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21.庄重的语言风格样式是严肃、沉静、端方、凝重。在许多时候,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文体上的风格表现
22.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章体裁(或样式、体制),文章构成的规格和模式,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
23.如果说一般的发言稿,各种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闭幕词、贺词等是规范的应用文体的话,那么演讲稿应该是介于议论文体与应用文体之间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样式。
24.教学论文的“文献性”要求论文作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对论题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得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结论。
25.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用作口头发表的演讲文稿。
26.通俗即语言浅易明白,通畅顺口。它与人们日常的口语最为接近,有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未加任何修饰的口语直接进入文章。
27.文体在写作中具有一般的地位。
28.悬念式导语是指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可读性。
29.选择多数人关心、寻求“答案”的题材,这是写好科普说明文的前提。
30.消息标题是否精彩,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31.在表达方法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议论和抒情。
32.一篇好的通讯,须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方能生动、形象、真切地予以表现。
33.广告、说明书、介绍信、游览须知、内容简介及操作规程等属于日常说明文。
34.标题拟制得好坏,不影响到文章主题的表达效果。
35.政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政治性、鲜明的针对性、一定的时效性。
36.写好动态消息,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
37.文章结构包括几组基本要素和概念处在同一层面上。
38.不是所有主题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和布局。
39.绪论部分之后还要注明“关键词”或“主题词”,以便进行文摘、索引等。
40.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不宜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