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免费答案](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时间:2021-06-10 07:39

37.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37.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38.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9.优势种是指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40.互利共生指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

 

四、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

 

4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免费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8年63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8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团块分布

D.嵌式分布

 

 

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3.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 )

A.种群暴发

B.周期性波动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平衡

 

 

4.危害性最大的森林火是( )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林冠火

D.急进地表火

 

 

5.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一般以( )作为生物学零度。

A.0℃

B.5℃

C.10℃

D.15℃

 

 

6.生态系统组成中,微生物属于( )

A.生产者

B.自养生物

C.分解者

D.非生物组分

 

 

7.植物排放的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称( )

A.竞争

B.共生

C.异株克生

D.对抗

 

 

8.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 )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的立体结构

D.群落的成层结构

 

 

9.通过小气候而起作用的局部地形产生一种具有特色的植被,这些地方的顶极群落称( )

A.土壤顶极群落

B.地形顶极群落

C.气候顶极群落

D.偏途演替顶极群落

 

 

10.次生演替有不同的途径,植物种类成分替代的演替途径为( )

A.促进途径

B.抑制途径

C.忍耐途径

D.顺行途径

 

 

11.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一般生物学零度是( )

A.0℃

B.5℃

C.10℃

D.15℃

 

 

12.以种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表示的种群密度称为( )

A.粗密度

B.生态密度

C.多度

D.盖度

 

 

13.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层次在( )

A.林木

B.灌木

C.草本植物

D.灌木和草本植物

 

 

14.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团块分布

D.嵌式分布

 

 

15.在哈钦森生态位观点中,植物的生态位可分为四种,表示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最大空间称为( )

A.空间生态位

B.营养生态位

C.基础生态位

D.实际生态位

 

 

16.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的一种现象是( )

A.相互竞争

B.互利共生

C.寄生

D.偏害作用

 

 

17.植物群落分类基本单位是( )

A.群丛

B.植被型

C.群系

D.种群

 

 

18.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

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19.从繁殖体开始传播到新定居的地方为止,这个过程称为( )

A.迁移

B.定居

C.竞争

D.反应

 

 

20.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 )

A.乔木层

B.草本层

C.更新层

D.活地被植层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危害中,属于低温危害的是( )

A.根颈灼伤

B.皮烧

C.生理干旱

D.冻举

E.寒害

 

 

2.根据栖息地,通常把植物划分为( )

A.挺水植物

B.浮水植物

C.湿生植物

D.中生植物

E.旱生植物

 

 

3.寄生可分为( )

A.体外寄生

B.体内寄生

C.全寄生

D.半寄生

E.桑寄生

 

 

4.森林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的基本层次主要包括( )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苔藓层

E.层外植物

 

 

5.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

A.侵蚀树木叶子角质层

B.使树木正常代谢和生长受到干扰

C.花粉活力下降,受精过程受到影响

D.叶和根分泌过程改变

E.改变表土的化学性质

 

 

6.生态型主要有( )

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

D.植物生态型

E.水分生态型

 

 

7.三基点温度是指( )

A.最适温度

B.最低温度

C.最高温度

D.极端温度

E.生理温度

 

 

8.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空间特征

B.数量特征

C.遗传特征

D.增长特征

E.波动特征

 

 

9.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包括( )

A.能量金字塔

B.数量金字塔

C.生物量金字塔

D.重量金字塔

E.体积金字塔

 

 

10.互利共生主要有( )

A.连体互利共生

B.非连体互利共生

C.防御性互利共生

D.协同进化

E.偏利共生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亚顶极指达到土壤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演替阶段。

A.错误

B.正确

 

 

2.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3.生态幅亦称生态价,即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A.错误

B.正确

 

 

4.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内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A.错误

B.正确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