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某限额领料单规定的产品数量为1000件,每件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则领料限额为5000千克;本月实际领料4800千克,领料差异为少领200千克。本期投产产品数量为900件,车间期初余料为100千克,期末余料为120千克。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为5000千克
B.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为4500千克
C.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为4780千克
D.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280千克(超支)
正确答案:-----
2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
A.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C.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D.应计入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界限
正确答案:-----
25.成本会计机构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和管理要求,可设置的形式为()。
A.集中工作形式
B.固定工作形式
C.变动工作形式
D.分散工作形式
正确答案:-----
26.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成本费用,可使用()。
A.产品销售成本
B.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
C.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27.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 )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
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
D.企业机构的设置
正确答案:-----
E.成本管理的要求
28.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
A.产品生产成本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制造费用明细表
D.各种期司间费用明细表
正确答案:-----
29.下列情况下,需要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有()。
A.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B.原材料分别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C.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一致
D.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
正确答案:-----
30.关于要素费用分配,成果类分配标准要素有()。
A.产品的重量
B.产品的体积
C.产品的产量
D.产品的产值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就是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法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32.作为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用量标准必须是直接人工生产工时。
33.同类产品的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所有的成本项目要选择相同的分配标准。
34.实际工作中,如果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则可以单独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35.企业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等可以作为期间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36.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劳务,都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的。
37.生产所剩余料,应该编制退料单,据以退回仓库。对于车间已领未用,下月需要继续耗用的材料,为了加强管理,应实际退回仓库。
38.分类法不需要分产品品种计算成本,因而产品成本明细账可按类别设置。
39.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均具有不变性。
40.凡是以后月份将要支付的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预提费用,事先分月进行预提。
四、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阐述期间成本的含义。
42.简述分批法的特点及主要适用范围。
川农《成本会计(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免费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成本会计(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7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记入()科目。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2.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分项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分步法
D.逐步结转分步法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A.“财务费用”科目
B.“管理费用”科目
C.“制造费用”科目
D.“预提费用”科目”
4.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由企业各车间的人员分别进行,这种工作方式是()。
A.集中工作方式
B.分散工作方式
C.统一工作方式
D.车间工作方式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材料费用分配率为()。
A.1.25
B.1
C.1.1
D.0.95
6.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的产品是()。
A.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变化较大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
D.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变化不大
7.代数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根据联立方程的原理,()进行分配的方法。
A.在各受益单位之间直接
B.先在辅助生产内部进行分配,然后对外
C.在辅助生产内部
D.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
8.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A.“应付福利费”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9.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为()元。
A.18600
B.9000
C.9600
D.10800
10.下列哪项薪酬不能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A.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B.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薪酬
C.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薪酬
D.生产某种产品人员的薪酬
11.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是()。
A.理想标准成本
B.现实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基本标准成本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有()。
A.废品损失
B.直接人工
C.期间费用
D.外购材料
13.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可能有()。
A.产品产量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价格
D.产品质量
14.在下列方法中,属于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是()。<br />成本还原对象是()
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B.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15.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制度的原则是()。
A.与国际惯例接轨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C.有利于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D.把成本会计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16.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直接材料配比差异
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7.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
A.从投产到完工依次经过各道生产工序的生产企业
B.装配式的大量重复性生产企业
C.小批量订单式生产企业
D.按批别进行多步骤复杂生产的企业
18.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
19.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适用的分配方法是()。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C.约当产量法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