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在一起共同抢劫案件中,被告人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一审宣判后,李某当即表示上诉,王某表示不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关于上诉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王某已表示不上诉,所以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法院即可将其交付执行
B.在上诉期限内,被告人王某仍然可以提起上诉
C.在上诉期限内,被告人李某有权撤回上诉
D.在上诉期限内,被告人王某有权撤回被告人李某的上诉
22.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虽然有犯罪事实发生,但如果具有以下( )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应当立案。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B.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被害人死亡而其近亲属又放弃告诉的
23.回避是规定某些司法人员不得参与处理某一案件的诉讼法律制度,包括( )。
A.法定回避
B.自行回避
C.申请回避
D.指定回避
24.不起诉分为( )。
A.法定不起诉
B.酌定不起诉
C.证据不足不起诉
D.附条件不起诉
25.对于具有下列( )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B.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C.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的
D.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26.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有( )。
A.公诉人
B.鉴定人
C.被害人
D.辩护人
27.完全的上诉权人有( )。
A.自诉人、被告人
B.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C.被告人的辩护人
D.被害人的法定代理
28.对公诉案件审查的内容 包括案件是否属于本法院管辖、( )侦查、审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齐全。
A.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B.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C.是否移送证明指控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
D.是否附有证人、鉴定人名单
29.辩护人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 )。
A.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
B.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C.不得私自接受委托
D.必须依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
30.在一起盗窃案件中,甲、乙、丙(16岁)丁四人共同盗窃被害人赵某的财物,并销赃挥霍殆尽;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被害人赵某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请问,根据《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赵某可以将( )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
A.作为这起共同盗窃案件主犯的甲
B.因系胁从犯且情节轻微,被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乙
C.丙的父亲
D.如果被害人赵某将甲、乙、丙(包括丙的父亲)三人列为被告,则必须将丁同时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否则不符合起诉条件
31.下列人员中应被公安司法机关予以刑事拘留的有( )。
A.被控告实行犯罪的人
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人
C.与他人犯罪有牵连的人
D.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重大嫌疑分子
32.法定的证据种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证据的具体分类,包括( )。
A.物证、书证
B.证人证言
C.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D.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
33.下列属于侦查行为的有( )。
A.讯问犯罪嫌疑人
B.扣押物证
C.通缉
D.搜查
34.刁某,男35岁;华某,女,30岁。某日,刁某趁华某丈夫不在家之际,在华某的住所内将其强奸。华某羞愧至极,便服毒药自杀,因其丈夫回家发现后及时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至痊愈之日,共花去医疗、交通、工资等费用约5万元。之后,公安机关将刁某捉拿归案,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于本案中被害人华某花费的5万元费用,说法正确的有( )。
A.华某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当受理
B.华某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是法院不能受理
C.华某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D.人民检察院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5.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
A.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的故意杀人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B.因交通肇事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案件
C.因玩忽职守可能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案件
D.因为受贿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36.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完全的上诉权人。 ( )
37.法人、单位不能作证人。( )
38.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或陪审员共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
39.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仍要公开宣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