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离开效益片面追求速度发展就是失去经济发展的真正含义和真实意义。离开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是虚假的速度,难以持久,并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段话表明:( )
A.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
B.经济发展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
C.效益是速度、结构和质量的最终反映
D.效益是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条件
21.以()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A.七七事变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土地革命
正确答案:B
22.“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连接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正确答案:B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正确答案:B
23.在ABC历史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民主联盟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社会主义性质的
正确答案:B
24.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
正确答案:C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正确答案:A
2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ABC革命,其性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C
26.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
A.发展经济
B.政治清明
C.社会稳定
D.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
2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本质属性
B.重要特征
C.理论依据
D.重要坐标
正确答案:C
28.毛泽东在()中完整的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正确答案:B
29.《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通过是在(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B
30.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
A.经济改革
B.政治改革
C.社会改革
D.文化改革
正确答案:D
3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正确答案:C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答案:C
西交22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答案]多选题答案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两个基本点”指()?
正确答案:B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生产力
正确答案:D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ABC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A.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C.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34.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 )的改革。
A.根本制度
B.经济
C.政治
D.社会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A
E.文化
35.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正确答案:D
36.辛亥革命以及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发起的二次革命等都以失败告终,实践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经济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正确答案:B
37.在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天人合一
正确答案:C
E.民生富足
38.我国的改革()。
A.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
D.是对体制的革命
正确答案:B
E.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39.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 )的改革。
A.根本制度
B.经济
C.政治
D.社会
E.文化
40.在民主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思想路线上所犯的主要错误是()。
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C.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
D.把原苏联模式绝对化
正确答案:D
E.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度化
4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 )三者之间的关系。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正确答案:D
E.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三、判断题 (共 9 道试题,共 21 分)
42.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
43.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和谐的社会。( )
4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 )
45.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全面形成。()
4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47.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
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9.社会主义改造相对于改革而言是历史的倒退。( )
50.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西交22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地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在ABC历史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民主联盟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社会主义性质的
2.世界格局多极化是( )的必然结果
A.各国经济发展
B.国际关系发展
C.各国军事力量对峙
D.全球经济一体化
3.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
A.生产力标准
B.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
4.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指( )。
A.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C.持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
A.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实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经济全球化
9.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中央
C.全国政治协商大会
D.中共中央统战部
10.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全面发展成熟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
A.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B.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精通马克思主义
1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
A.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B.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D.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1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报告时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该报告题目为(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新阶段》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反对本本主义》
15.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
A.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做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一切
1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 )的旗帜,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和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C.合作、共赢
D.创新、合作、共赢
17.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 )。
A.1990年7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本质属性
B.重要特征
C.理论依据
D.重要坐标
20.1985年,邓小平将国际关系问题总结为“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核心问题是( )。
A.人权问题
B.和平问题
C.东西问题
D.南北问题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 )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2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ABC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ABC科学判断
D.形成了AB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3.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 )的改革。
A.根本制度
B.经济
C.政治
D.社会
E.文化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 )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如何实现现代化,怎么样实现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 )
A.传播时期的中国化
B.民主革命实践的中国化
C.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中国化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中国化
E.科学发展新时期的中国化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6.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以人为本。( )
27.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8.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本人的思想。( )
29.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0.社会主义改造相对于改革而言是历史的倒退。( )
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