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既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德育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性。
A.错误
B.正确
4.指导教育法通常指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等 。
A.错误
B.正确
5.一般来说,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A.错误
B.正确
6.相对于贯穿一切时代的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具有特殊性。
A.错误
B.正确
7.“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A.错误
B.正确
8.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以充分肯定成绩,鼓舞干劲,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A.错误
B.正确
9.德育论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A.错误
B.正确
10.德育论的任务就是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A.错误
B.正确
11.品德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和发展的运动变化过程。
A.错误
B.正确
12.学生品德是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的。
A.错误
B.正确
13.权系数是人们为区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的数值,权系数也叫权重。
A.错误
B.正确
14.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A.错误
B.正确
15.班级德育工作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其中共青团支部、少先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A.错误
B.正确
16.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A.错误
B.正确
17.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
A.错误
B.正确
18.德育发生是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 。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