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2年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答案](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福师在线 时间:2022-05-02 07:16

32.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

32.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33.德育社会功能的现代性,也表现在为社会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行性,超前性 。

 

34.科学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价要做到客观,必须要求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遵循科学性原则,评价结果才可能是客观的 。

 

35.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

 

36.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37.我国德育工作者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影响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

 

38.共青团支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39.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特定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 。

 

40.品德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和发展的运动变化过程。

 

41.德育论就是研究道德教育的科学。

 

42.直接决定德育方法的是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的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43.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44.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决策性德育评价,诊断性德育评价、形成性德育评价和总结性德育评价。

正确答案:-----

 

45.从德育评价对象来区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46.培育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是现代德育的主要任务。

 

47.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

 

48.从德育评价主体来区分,可分为决策性德育评价,诊断性德育评价、形成性德育评价和总结性德育评价。

 

49.相对于贯穿一切时代的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具有特殊性。

 

50.《论语》最早提出了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和八条目。

 

22年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儿童中心论

 

 

2.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 )。

A.班风

B.集体舆论

C.传统

D.集体纪律

 

 

3.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

A.涂尔干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4.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

A.社会实践活动

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各科教学

 

 

5.由于学生知、情、意、行几个因素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注意( )。

A.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B.抓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C.抓薄弱环节、因材施教

D.引导学生锻炼意志

 

 

6.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7.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8.“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A.孟子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

 

 

9.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

A.确定德育目标

B.制定德育计划组织

C.开展德育活动

D.检查和总结

 

 

10.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

A.导向作用

B.调节作用

C.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D.前面全对

 

 

11.哪一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通过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

A.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2.广义的教育,从内容范围上包括(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前面全部

 

 

13.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14.()年首次提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公德。

A.1949

B.1951

C.1954

D.1958

 

 

15.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

A.德育方法

B.德育组织形式

C.德育原则

D.德育内容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德育内容如何序列化,目前国内提出三种观点或者说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即:

A.结构迁移说

B.阶段连续说

C.螺旋循环说

D.社会适应说

 

 

2.情感陶冶的方式有:( )

A.社会陶冶

B.人格感化

C.环境陶冶

D.艺术陶冶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是:

A.社会主义方向性

B.全民性和民主性

C.变革性

D.开放性

 

 

4.我国学者林崇德研究认为品德发展关键期为( ):

A.2.5-3岁

B.5.5-6岁

C.小学三年级

D.初中二年级

 

 

5.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校应当有效地组织好教育性活动和交往:

A.要明确活动和交往的目的性

B.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

C.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

D.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6.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境界大体上可划分( ):

A.极端自私自利的境界

B.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境界

C.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

D.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7.德育网络的组织结构除了校内的德育指导小组等外,还有()。

A.社区教育委员会

B.居委会教育领导小组

C.家长学校

D.家长委员会

 

 

8.教育世界观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是( )。

A.人类观

B.社会观

C.文化观

D.世界观

 

 

9.品德基本要素有():

A.思

B.知

C.情

D.行

 

 

10.影响品德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A.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B.生产方式对品德发展起根本性影响作用

C.家庭和邻里社区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学校德育在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1.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A.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

B.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现代德育管理的特点有:( )

A.民主性

B.开放性

C.科学性

D.保守性

 

 

13.德育网络的主要沟通方式有哪些( ):

A.联席会议

B.互访

C.通讯联系

D.编印刊物

 

 

14.德育具有直接促进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培养劳动者一定的品德作用于社会生产

B.培养科技人员一定的品德作用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和运用

C.培养人们的现代思想道德观念作用于现代生产、科技、商品经济的发展

D.德育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15.德育评价的功能有:

A.信息反馈功能

B.管理功能

C.教育功能

D.研究功能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中,环境和教育等社会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条件,但直接现实的基础则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A.错误

B.正确

 

 

2.检验、评价一个人品德发展程度的标准,主要看其内在思想情感和动机。

A.错误

B.正确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