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海内外各界以各种形式悼念小平同志,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纪念小平同志,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发扬他的( )
A.敢于碰硬的精神
B.“三落三起”,百折不挠的精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D.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胸怀
24.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 )。
A.初步形成时期
B.逐步发展并形成轮廓时期
C.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时期
D.萌芽时期
25.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取( )
A.合作制
B.合伙制
C.公司制
D.个人业主制
26.解决国内和国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
B.靠自己的发展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2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A.基本政策
B.指导思想
C.基本方略
D.唯一方法
28.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 )
A.马克思主义
B.“三个有利于”
C.实践
D.生产力
29.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1.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两高、两低”的状况,“两高”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两低则是指( )
A.低效益、低支出
B.低储蓄、低膨胀
C.低工资、低物价
D.低效益、低产出
3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依据是( )。
A.底子薄、生产力落后
B.人口多、耕地少
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资源相对不足
34.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是( )
A.叶剑英
B.邓小平
C.华国峰
D.毛泽东
35.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在教育,核心是( )。
A.人才
B.技术
C.政策
D.稳定
36.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三资经济
37.( )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
A.1980
B.1981
C.1982
D.1983
38.2005年,( )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朱镕基
39.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
A.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
C.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D.是曾经正确现在变得不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
40.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自由职业者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中产阶级
41.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
A.改革
B.革命
C.阶级斗争
D.开放
42.社会主义改革是( )。
A.改变基本制度
B.改变表面的规则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是一场政治革命
4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 )。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追求速度向注重效益转变
D.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4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A.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
B.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
C.发展生产力
D.要求企业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花色品种
4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46.加强党的建设始终要放在首位的是( )
A.制度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思想建设
4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展开
B.重要内容
C.核心内容
D.重要补充
49.“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
A.香港问题开始的
B.台湾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5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