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以离子交换法测定天然水中的阳离子总量时,取25.00ml天然水,用蒸馏水稀至100ml,与2.0g氢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静态交换,交换平衡后,进行过滤,将滤液用0.0213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耗去16.10ml, 则天然水中以CaCO3表示的质量浓度(mg/L)为 ()
正确答案:-----
A.1382.6
B.691.3
C.172.8
D.17.28
正确答案:-----
75.在RCH=CH2①、R1R2C=CH2②、R1CH=CHR2③(顺式)R1CH=CHR2④(反式)四种烯中,νc=c的排列顺序是( ) (参考答案:D)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正确答案:-----
76.以下色谱法中不是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的是 ()
A.分配色谱法
B.吸附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离子交换色谱法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77.以下色谱法中主要根据样品分子量的大小分离的是 ()
A.分配色谱法
B.吸附色谱法
C.凝胶色谱法
D.离子交换色谱法
78.以固定液为固定相,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可以称做 ()
A.气—固色谱法
正确答案:-----
B.液—液色谱法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C.气—液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正确答案:-----
7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纸色谱分离,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值大
B.用硅胶作固定相的分离,样品中极性小先被洗脱下来
C.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分子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
D.用离子交换色谱,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
正确答案:-----
80.以下是一组薄层色谱法分离咖啡碱和绿原酸的试验结果,其中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参考答案:C)
A.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为Rf0.1,绿原酸的Rf为0.0
B.氯仿-丙酮-甲醇-醋酸(7:2:1.5:0.5):咖啡碱的Rf为0.48,绿原酸的Rf为0.05
C.正丁醇-醋酸-水(4:1:1): 咖啡碱的Rf为0.68,绿原酸的Rf为0.42
D.丙酮-醋酸-水(3:1:1): 咖啡碱的为Rf0.95,绿原酸的Rf为0.90
正确答案:-----
81.今有两组分A、B用纸色谱法分离时,它们的比移值分别为0.45和0.63,欲使分离后两斑点的中心间的距离为2cm,问滤纸条至少应为多长 ()
A.10cm
B.11cm
C.12cm
D.13cm
正确答案:-----
82.薄层色谱法分离A、B两组分,斑点A距原点的距离3.5cm时,斑点B距斑点A 2.5cm,展开剂前沿距斑点B6.0cm。问组分的A的比移值为多少 ()
A.0.1
B.0.41
C.0.29
D.0.5
正确答案:-----
83.某化合物在3300和2200有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是( )
A.醇
B.酮
C.烯
D.炔
正确答案:-----
84.薄层色谱法分离A、B两组分,斑点A距原点的距离3.5cm时,斑点B距斑点A 2.5cm,展开剂前沿距斑点B6.0cm。组分B相对组分A的相对比移值为多少? ( )
A.0.58
B.1.4
C.1.7
D.0.71
正确答案:-----
85.IR中,吸电子基团的诱导效应,常使( )
A.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
B.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C.吸收峰位置不受影响
D.吸收峰变化无规律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86.薄层色谱法分离A、B两组分,斑点A距原点的距离3.5cm时,斑点B距斑点A 2.5cm,展开剂前沿距斑点B6.0cm。当展开剂前沿距原点21.0cm时,组分B的位置为 ( )
A.距前沿2cm
B.距斑点A 2 cm
C.距原点9cm
D.距原点5.2cm
正确答案:-----
87.在液固吸附色谱中,下列溶剂洗脱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正己烷<苯< 乙酸乙酯 <正丁醇
B.苯<正己烷< 乙酸乙酯 <正丁醇
C.乙酸乙酯 <正丁醇<正己烷<苯
D.正丁醇<乙酸乙酯<苯<正己烷
正确答案:-----
88.IR中,由于共轭效应,使α、β不饱和酮与饱和酮相比,其νC=O(羰基伸缩振动)频率( )
A.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
B.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C.吸收峰位置一样
D.吸收峰变化无规律
89.在液固吸附色谱中,下列溶剂洗脱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
A.丙醇<乙醇<甲醇<水
B.丙醇<水<甲醇<乙醇
C.水<丙醇<乙醇<甲醇
D.甲醇<水<丙醇<乙醇
正确答案:-----
90.在正相液固色谱柱上,欲分离某极性化合物,下列溶剂使其保留时间最短的是
A.乙醚
B.苯
C.甲醇
D.乙酸乙酯
正确答案:-----
91.酸酐、酯、醛、酮、羧酸和酰胺六类化合物的νC=O(羰基伸缩振动)出现在2170cm-1至1540cm-1之间,它们的νC=O排列顺序是( )
A.酸酐<酯<醛<酮<羧酸<酰胺
B.酸酐>酯>醛>羧酸>酮>酰胺
C.酸酐>酯>醛>酮>羧酸>酰胺
D.醛>酮>羧酸>酯>酸酐>酰胺
正确答案:-----
92.伯酰胺在3000cm-1以上出现( ) (参考答案:B)
A.单峰
B.双峰
C.无峰
D.不一定
正确答案:-----
93.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时,常常采用的样品制备方法不包括( )
A.粉末法
B.糊状法
C.化学电离法
D.压片法
正确答案:-----
94.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
A.灵敏度高,测定时间短
B.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C.分辨率高,测定精度高
D.测定波长范围宽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