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正确答案:-----
34.卢因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
正确答案:-----
35.需要层次论认为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36.个性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37.Z理论(theory z)由日裔美国学者w.大内(Willam Ouchi)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
38.一般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智力。
39.人的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结合起来形成人类个体的生物社会整体性,或称之为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40.人的气质是有好坏之分的。
41.口头沟通办事速度快,效率高,但不易得到立即的反馈。
42.素质是有机体后天形成的某些心理特点。
43.习惯性可能会给组织变革带来阻力。
44.可替代性和群体间的影响力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45.工作满意是指个人或群体对其工作所具有的总的积极情感的程度。
46.一个人对实体的知觉主要决定因素是实体本身的特征。
47.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
48.感觉和知觉没有任何差别。
49.当组织面临变革时,结构惯性就充当起维持稳定的角色。
50.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组织行为理论产生和形成的第一个理论渊源。
22春福师《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组织行为学2078》18春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D.波特
3.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 )
A.稳定性
B.有序性
C.复杂性
D.不确定性
4.管理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5.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6.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7.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8.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9.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10.“途径—目标”理论是( )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11.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是:( )。
A.调查反馈
B.群体建议
C.咨询活动
D.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12.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1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14.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15.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16.“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 ( )
A.稳定性
B.有序性
C.复杂性
D.不确定性
17.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A.梅奥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泰罗
1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
A.分化—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19.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多的群体属于(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20.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 )
A.人际关系
B.协作愿望
C.共同目标
D.信息沟通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调查法
B.面谈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
2.领导连续流理论是()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母
C.利克特
D.施密特
E.沙特尔
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
D.工作的物理条件
E.上司的赏识
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心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政治学
E.生物学
5.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 )。
A.理性型
B.政治型和审美型
C.社会型
D.宗教型
E.经济型
6.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
A.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B.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C.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E.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7.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 )。
A.人机关系
B.人际关系
C.思想教育
D.人员选拔
E.行为预测
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9.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D.多层次性
E.实用性
10.个性的特点是:( )。
A.社会性
B.组合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E.倾向性
11.影响因素主要有:( )
A.先天遗传因素
B.家庭
C.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D.文化传统
E.社会阶级和阶层
12.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13.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
A.置之不顾
B.随机化和不加控制
C.保持衡定
D.匹配
E.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
14.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 )。
A.思想政治工作
B.奖励
C.积极强化
D.工作内容丰富化
E.职工参加管理
15.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 )。
A.阿尔波特
B.荣格
C.艾森克
D.卡特尔
E.弗洛依德
16.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黑胆汁
E.抑郁质
17.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E.定型效应
18.斯托迪尔指出领导可以按()分成不同的类型。
A.生理特性社会背景
B.智力和个性
C.与工作相关的特性
D.社会特性
19.能力是( )的综合体现。
A.性格
B.知识
C.体力
D.智慧
E.见解
20.人的行为特征有:( )。
A.自发的
B.有原因的
C.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三、 判断题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1.领导者的特质是天生的,因此没有这种特质的人永远当不上领导。
A.错误
B.正确
2.企业中只有正式组织。
A.错误
B.正确
3.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A.错误
B.正确
4.只有激励因素才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