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2春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答案](3)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福师在线 时间:2022-04-13 07:55

31.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而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结合

31.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而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结合。

正确答案:-----

 

32.国际关系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33.小约瑟夫·奈《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软实力》、《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提出了“软实力”概念。

正确答案:-----

 

34.由于交流者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误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正确答案:-----

 

35.汉语普通话是以南方方言(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现代汉语。

 

36.1970年代以后所形成的后现代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37.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文化总是总是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38.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39.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40.爱婚姻、礼物、饮食、建筑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有缤纷多彩的表现形式。它们是社会生活(即文化)的组成部分。

 

41.比较文化学是对不同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史与文化形态的比较研究,是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国际间交往行为的研究。

 

42.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正确答案:-----

 

43.文明只是一个时间范畴,不是一个地域范畴。

 

44.民粹主义即精英主义,是相对于平民主义而言的。

 

45.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普世主义只是在话语霸权掩盖下的极端自私的国家利益。

 

46.岛国文化集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之特点,对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外又有很强的开放性。

 

47.中产阶层是指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以及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的阶级(或阶层)。

正确答案:-----

 

48.文明是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有时会与文化的概念相近,甚至被少数学者视为同一概念。

 

49.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正确答案:-----

 

50.人的行为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动的学科,指人对于环境及他人有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2春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A.文化基因

B.文化变迁

C.文化传统

D.文化传承

 

2.( )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A.通俗文化

B.消费文化

C.大众文化

D.亚文化

 

3.( )也称为普通话、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人们(群体)在公共交流时普遍使用的标准化语言,它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方言经过标准化过程完善而成。

A.第二语言

B.标准语言

C.方言

D.媒介语言

 

4.( )指一种ABC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A.文化迁移

B.文化转型

C.文化继承

D.文化崛起

 

5.( )是对ABC现象、ABC活动、或ABC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ABC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A.发现

B.发明

C.创造力

D.创新

 

6.( )研究一种或者多种文化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变化,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扩散、文化转变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A.文化地理学

B.文化变迁学

C.文化传播学

D.文化交流学

 

7.以下对战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私有制、阶级压迫和经济利益的冲突,成为发生战争的基本根源。

B.战争的根源在于对自然环境的争夺和人类的生物本性。

C.战争是在奴隶社会后期出现的。

D.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8.( )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地缘政治威胁、粮食威胁、网络威胁、环境威胁、太空威胁等。

A.中国衰败论

B.中国威胁论

C.中国复兴论

D.中国发展论

 

9.( )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

A.正义

B.政治

C.公正

D.伦理

 

10.(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持续到十六世纪,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

A.洛可可建筑

B.概念式建筑

C.巴洛克建筑

D.哥特式建筑

 

11.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ABC文化地域。

A.迁移散播

B.接触传播

C.扩展散播

D.刺激性传播

 

12.人们以( )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游牧文化、重农文化、重商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等。

A.生产状况和文化变迁

B.地区

C.人类生活器具

D.人种

 

13.哈贝马斯认为,( )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A.艺术领域

B.科学领域

C.民族战争领域

D.公共领域

 

14.( )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A.文明

B.文化类型

C.文化模式

D.文化圈

 

15.“文化圈”根据不同的文化表征标准则有众多种划分方法,按( )划分为澳大利亚飞去来器、东南亚吹箭筒等文化圈。

A.物质文化

B.婚姻生活

C.地区

D.人种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6.以下对民粹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粹主义是民主思想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政治哲学或者政治意识形态。

B.民粹主义在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国家有较大的发展,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份量。

C.民粹主义即平民主义,是相对于精英主义,尤其是政治精英主义而言的。

D.民粹主义倡导“人民优先”,其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精英阶层所代表的统治集团及其社会制度,认为平民的利益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或阻碍,而国家需要从这些自私而且腐化的精英阶层复原健康,用来改善全民的福祉和进步。

 

17.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 )、神话与宗教习惯、家庭与社会体制、财产、政府、战争。

A.语言

B.美术

C.科学知识

D.物质特质

 

18.对下对文化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化圈的个别部分可以向外迁移,也可能是整个文化模式。

B.文化圈属于一个空间范畴,即在某个地理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

C.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

D.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种族和民族。

 

19.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 )等。

A.阶层亚文化

B.郊区文化

C.城市文化

D.乡村文化

 

20.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

A.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