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甲某因为被工厂辞退,遂对厂长乙某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随后用七管炸药制成三个炸药包,于某日下午到乙某家院内。见乙某正在睡觉,便先后点燃一个四管和二管炸药制成的炸药包,扔进乙某家房内,发生两次爆炸,均被乙某和其子躲过,仅炸坏一些家具物品。甲某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爆炸罪
D.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9.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剂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
正确答案:-----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20.农村青年某甲到供销社买东西时与营业员发生争执。产生报复之念,遂取出自家的农药“乐果”30毫升,返回供销社,并乘营业员不注意,将“乐果”倒入食盐池内,致250公斤食盐被污染。因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某甲的行为构成:()
正确答案:-----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故意杀人罪(未遂)
正确答案:-----
21.高一学生刘某与同宿舍同学李某发生纠纷,校长处理时偏袒李某,刘某认为校长故意与自己过不去,便想泄愤报复。后上街购得鼠药10包,晚上潜入食堂,将毒药倒入面缸中,导致12名学生中毒。刘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报复陷害罪
22.甲与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甲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23.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B.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联系
C.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
D.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
24.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放火罪
B.失火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正确答案:-----
25.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故意杀害被组织人的,应当依照( )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处罚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22春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26.乙的丈夫“犯事”,找甲帮忙疏通关系。甲找到丙(某公安局局长丁的情人),将乙的5万元送给丙。丙收钱后告诉丁。丁在处理乙丈夫的案件时给予了关照。()
正确答案:-----
A.甲构成介绍贿赂罪
B.乙构成行贿罪
C.丁构成受贿罪
D.丙构成受贿罪(共犯)
正确答案:-----
27.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盗窃罪?()
A.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B.窃取大量国有档案的
C.盗窃数量较大的增值税发票的
D.将移动电话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正确答案:-----
28.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构成同一罪名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29.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指( )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
C.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
D.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正确答案:-----
E.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
30.以下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有:()
A.诽谤罪
B.侮辱罪
C.虐待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
31.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教唆犯:( )
A.甲某指使乙某作伪证
B.甲某收买某军队干部进行武装暴乱
C.甲某教唆乙某吸食毒品
D.甲某收买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其提供国家秘密
正确答案:-----
3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哪些人不适用死刑:( )
A.犯故意杀人罪审判时已满16周岁不满21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犯罪时怀孕,在羁押期间被人工流产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正确答案:-----
33.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 )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21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34.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A.道德义务
B.法律规定的义务
C.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D.自己的先前行为带来的义务
正确答案:-----
35.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构成同一罪名
36.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接受监督
B.参加集体劳动生产
C.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D.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正确答案:-----
37.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正确答案:-----
A.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即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
B.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
C.抢劫银行的职员乘坐的交通工具的
D.抢劫银行办公用品的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