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20秋学期4月补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时间:2021-04-01 11:49

2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他的这一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2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他的这一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辩证法观点

 

21.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A.人口多,密度大

B.人口少,增长慢

C.人口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22.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     )。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2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24.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5.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     )。

A.相互对立的

B.相互包含的

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

 

2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7.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28.规律是 (     ) 。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29.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0.“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

A.机械决定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中传20秋学期4月补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奥鹏作业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B.互不联系、互不干扰的

C.互相绝对排斥的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2.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     )。

A.唯意志主义

B.实证主义

C.马赫主义

D.存在主义

 

3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

A.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的手段

 

34.共产主义是(     )。

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B.一种崭ABC社会制度

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D.渺茫的幻想

 

3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它是(     )。

A.新社会制度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物质力量

B.新社会制度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彻底战胜旧制度的强大物质力量

D.人们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6.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