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大22年春学期《城市防灾》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怎么获取?](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东大在线 时间:2022-03-02 12:04

22.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

22.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正确答案:-----

 

23.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轻后重、先急后缓”的原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

正确答案:-----

 

24.噪声是一种主观评价标准,即一切影响他人的声音均为噪声,无论是音乐或者机械声。 ()

 

25.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污染等都属于城市环境公害。()

 

26.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次生原因两个方面。其中此生原因主要是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据统计,由它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要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大约95%。()

 

27.一旦发现有出血现象时,要快速用止血带对伤者进行止血。()

 

28.突发性自然灾害一般不会在同一地点反复出险。()

 

29.地震发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震时就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30.爆炸事故都是意外的、突发的、猝不及防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其严重,而且是多人同时遇难,需要全体动员紧急救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东大22年春学期《城市防灾》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怎么获取?]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19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乙类建筑应:()

A.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B.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C.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D.属于一般建筑

 

2.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错误的是:()

A.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

B.应选下风向的区域

C.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

D.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3.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A.配合区域事故应急预案,争取外部应急支援

B.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应急力量

C.充分统筹、调动社会应急资源

D.以企业为主

 

4.现场急救应优先救助哪一类伤病员:()

A.领导

B.轻伤人员

C.老、幼

D.可能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人员

 

5.以下不属于沙尘天气的是:()

A.风暴

B.浮尘

C.沙尘暴

D.扬沙

 

6.现场安全避难与疏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保护方案。一般地,发生如下情况时应组织疏散:()

A.蒸气云迅速移动、扩散;

B.泄漏容易控制。

C.天气状况促进气体快速扩散;

D.大量物品长时间的泄漏;

 

7.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km的恶劣天气现象。

A.4

B.3

C.2

D.1

 

8.爆震性耳聋是指突然受到强噪声:()

A.170~180dB(A)

B.160~170dB(A)

C.150~160dB(A)

D.140~150dB(A)

 

9.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

A.5m

B.4m

C.3m

D.2m

 

10.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是:()

A.自救与急救

B.自救与互救

C.呼救与自救

D.呼救与急救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部分明确了医疗卫生保障和人员防护要求,要求:()

A.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应急程序开展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B.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

C.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D.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

 

12.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救护车专业标准》,规定急救救护车分为:()

A.普通型救护车

B.指挥型救护车

C.抢救型救护车

D.专科型救护车

 

13.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

A.碎片的冲击

B.热作用

C.火灾

D.冲击波

 

1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A.查清事故原因,估计危害程度。

B.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C.抢救遇害人员、控制危险源;

D.做好现场清洁,清除危害后果;

 

15.沙尘暴的危害包括:()

A.建筑物倒塌

B.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C.农业减产

D.A人畜死亡

 

16.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正确的是:()

A.面积尽量要大,便于对众多人员的同时救护

B.急救医疗点只能设在室内

C.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D.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就近抢救伤员

 

17.应急预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科学性。

B.灵活性

C.权威性。

D.实用性。

 

18.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A.硫化氢

B.甲烷

C.氰化氢

D.一氧化碳

 

19.根据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A.诱因性自然灾害

B.缓发性自然灾害

C.突发性自然灾害

D.渐变性自然灾害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包括:()

A.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

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C.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

D.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60dB、夜间40Db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