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大22年春学期《城市防灾》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东大在线 时间:2022-03-02 12:03

23.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我国事故应急预案分为如下5种级别。企业级;县、市/社区级;地区/市级;省级;国家级。()

23.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我国事故应急预案分为如下5种级别。企业级;县、市/社区级;地区/市级;省级;国家级。()

 

24.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主要特点是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灾害波及范围广。()

 

25.城市灾害是指由于发生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对城市系统中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物质财富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26.根据避难空间外部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推测的室内最高有毒物质浓度值。如果最高有毒物质浓度值高于临界浓度值,则应该“就地”避难。()

正确答案:-----

 

27.现场救护时初检指对伤病员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按轻、中、重、死亡分型。()

 

28.城市防灾中通常将火灾归类为城市人为灾害。()

 

29.特强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降到50m时,破坏力极大,此时因天气昏暗,故称为“黑风”。特强沙尘暴时风速超过25m/s。()

正确答案:-----

 

30.“就地”避难是指人员在危险区域内的避难空间(建筑物室内、专门的避难所等)进行避难的方式。这种避难方式可以在紧急时刻为人员提供一个相对于直接暴露于受污染环境中而言的“清洁”空间。()

正确答案:-----

 

东大22年春学期《城市防灾》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18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应急救援中技术资源主要指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系统,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A.信息技术系统、现场救援技术

B.应急预案、灾后恢复

C.专家库系统、应急预案

D.培训机制、法律法规体系

 

 

2.中源地震是指地震的震源深度为:()

 

A.0~70km

B.70~300km

C.300~500km

D.300~700km

 

 

3.现场急救应优先救助哪一类伤病员:()

 

A.领导

B.可能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人员

C.轻伤人员

D.老、幼

 

 

4.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

 

A.滑坡

B.崩塌

C.地面沉降

D.泥石流

 

 

5.以下不属于沙尘天气的是:()

 

A.浮尘

B.扬沙

C.沙尘暴

D.风暴

 

 

6.所谓城市灾害是指承灾体是()的灾害。

 

A.人类

B.城市

C.自然界

D.人类社会

 

 

7.事故后果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了解系统、设想重大工业事故危险源导致事故及其后果的情况

B.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计算事故后果的有关参数

C.检查现有的应急预案是否合适

D.与相应参数的允许值相比较、讨论并得出分析结论

 

 

8.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9.噪声性耳聋是指长期接受的噪声等级大于:()

 

A.80dB(A)

B.90dB(A)

C.95dB(A)

D.85dB(A)

 

 

10.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错误的是:()

 

A.应选下风向的区域

B.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

D.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城市减灾包括两重含义:()

 

A.采取措施以减少城市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

B.减轻灾害对城市所造成的损失。

C.力图消灭或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D.维持城市化进程

 

 

2.以下关于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象灾害和洪水是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

B.海洋灾害和海岸带灾害是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

C.农、林病虫草鼠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D.农、林病虫草鼠害是由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

 

 

3.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应急预案可以分为:()

 

A.国家预案

B.省预案

C.市预案

D.企业预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包括:()

 

A.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

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60dB、夜间40Db

C.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

D.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5.下面关于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论述正确的有:()

 

A.头、颈部9%

B.双上肢各9%

C.躯干前后各9%

D.上下肢各2×9%

 

 

6.灾害的两重属性包括()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空间属性

D.时间属性

 

 

7.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部分明确了医疗卫生保障和人员防护要求,要求:()

 

A.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

B.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

C.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应急程序开展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8.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

 

A.城市、农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区

B.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

C.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

D.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9.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A.抢救遇害人员、控制危险源;

B.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C.做好现场清洁,清除危害后果;

D.查清事故原因,估计危害程度。

 

 

10.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出血类型可以分为:()

 

A.皮下出血

B.皮上出血

C.内出血

D.外出血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