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租赁业务对承租人而言,不仅可以保持企业的现金或营运资金,使企业及时更换设备,避免或减少其无形损耗的风险。而且租赁资产的租金可全部计入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纳税利益。但租金总额中同时包含资产成本及租赁期内的应付利息,这往往高于资产的购买成本。
22.对于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合并后实体的哪一方都不能认为是购买企业,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签订的是平等的协议,共同控制其全部或实际上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权。股权联合的实质在于不发生企业购买交易,并且继续分担和分享企业合并之前就存在的风险和利益。
23.在重组会计的利润表中,为了反映重组企业的正常经营损益和重组损益,应对传统的利润表中的项目进行一定的改造,将这两种损益单独列示。
24.上市公司上市后即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阶段,在该阶段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按照披露时间可以分为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两种。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临时报告包括重大事件公告和公司收购公告。
25.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1元人民币可兑换0.125美元($1=¥0.125);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1=¥8)。
26.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一般运用编制抵销分录、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等一些特殊的方法。有关的抵销分录,应先登记帐簿,然后在工作底稿中进行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的工作底稿均在一张工作底稿中完成。
27.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的现金流人与现金流出,必然影响到其整体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数量的增减变动,所以应该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予以反映。
28.按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的规定,主营业务收入和管理费用可以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
29.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在租赁期内的各个会计期间进行摊销,摊销方法一般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用直线法或加权平均法。
30.控股合并取得控制股权后,原来的企业仍然以各自独立的法律实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1.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指承租人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临时、季节性需要向出租人短期租用某类资产的行为。
32.所有权理论、经济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是国际会计界形成的三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其根本分歧在于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何看待少数股权的性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上。
33.在实际运用应付税款法时,由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增加或减少,一定时期利润表中反映的所得税金额与税前会计利润相比不等于当期的所得税率。
34.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就是母公司的投资收益。
35.现行成本会计下要设置一些特有账户。
36.母公司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售给其所属的子公司后,即使子公司存放在仓库尚未对集团公司以外销售,仍需确认母公司的销售利润为已实现利润。这是一例涉及已实现集团公司内部损益的交易事项。
37.控股合并主要表现为一家公司取得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有表决权资本,两公司仍保留其法律地位。
38.租赁资产担保余值可以构成的承租人融资租赁设备长期应付款。
39.在购买法下,如果支付的总成本高于净资产的公允市价,应将其差额确认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40.充分性要求上市公司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报表、报表附注、文字说明),对可能会影响股东、债权人、政府、潜在投资者等决策的各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不应有任何的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