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中传媒《写作与语言艺术》平时作业[答案](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时间:2021-12-02 07:40

14.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这是一个病句,以下修改正确的是: 正

14.“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这是一个病句,以下修改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近三百年来,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发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因此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它被广为传播,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D.《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播,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正确答案:-----

 

15.“他游览了我国佛教圣地灵隐寺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墓。 ”这是一个病句,以下修改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他游览了我国佛教圣地灵隐寺,也参观了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墓地。(√)

B.他参观了我国佛教圣地灵隐寺,也参观了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墓。(√)

C.他游览了我国佛教圣地灵隐寺,还参观了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墓。(√)

D.他参观了我国佛教圣地灵隐寺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墓。(√)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6.写作语言要经历两次语言的转化,内部语言是第一次转化的结果,也是第二次转化的结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7.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写作技巧;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间接的经验,但阅读和写作没有密切的关系。

 

21.在文学创作中,主题的锤炼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作品的主题从萌芽状态到最终确立,往往经历了一个不断思索和反复研究的过程。动笔之前要有一个主题,却并非宣告主题已经确立,我们可以把处于朦胧状态、尚需锤炼的主题称为“准主题”,修改、定稿时不同程度地可能会改变创作初期的“准主题”,这种现象在文学创作以及相关类型的创作中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就是“意在笔先”。

正确答案:-----

 

19.写作是一个整体系统,与读者、社会生活、其他作品、写作主体等都有直接的关联性。

 

20.“暗示”是使文章语言含蓄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比一般的含蓄更强调心理上的冲击力量。

正确答案:-----

 

21.类别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其要点是在对比中求同,化抽象深奥为浅近。

 

22.汉语的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不以语法为对象,而以文字为对象。

 

23.文学作品的主题与议论性、说明性文体不同,多是通过人物形象和事件曲折展现出来。

 

24.主题的形成是一个认识生活、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过程。

 

25.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材要深,开掘要严,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正确答案:-----

 

21秋中传媒《写作与语言艺术》平时作业[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Tag:  秋中 传媒 平时 作业 答案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