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聂绀弩是一位文史专家,有较渊博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他的杂文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常从古代的历史典籍、笔记小说中取材,即便是那些直接批评现实的杂文, 他也常常引用史料。
27.六十年代初期,散文界兴起“诗化”散文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杨朔最早致力于“诗化”散文的创作。
正确答案:-----
28.鲁迅早期的杂文,主要收在《三闲集》和《二心集》里,侧重于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领域,批判以封建思想为核心的旧思想、 旧文化、 旧道德、旧风俗、旧习惯。
29.梁实秋通达事理,理解人生,所以他不过分非难他所看不惯的一切, 只是给予善意的调侃, 委婉的讽喻,有时还反躬自嘲,发人深省。
30.曹晓冬的散文《手记》和《梦游》,以梦呓和幻觉的形式来结构全篇,大量似真似幻、闪烁其词的幻觉描写,把读者引入一个虚无缥缈的非理性意识空间。
31.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的散文与中国大陆当代散文一样,发展起伏不定。
32.“新生代”一般泛指“知青族”一代人之后的新一代,他们大致成长于1976年以后的“经济时代”,是“信仰危机”的产儿。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33.沈从文散文语言的色调自然朴素,节奏从容不迫,用词造句不事雕琢而圆熟精练, 又灵活运用方言俗语, 增强作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34.周作人的“亦报随笔”朴实自然,语言俗白、纯净而有韵味,没有了三四十年代《夜读抄》、《书房一角》 “掉书袋” 的沉闷。
正确答案:-----
35.闻一多散文语言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他善于运用“活的口语”。
正确答案:-----
36.报告文学在四十年代国统区基本上被压制下去以后,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同样纪实功能的生活速写、旅途通讯、见闻杂记一类的记叙散文。
37.秦似同《野草》社其他前辈作家相比,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的杂文尖锐泼辣,锋芒毕露,热情奔放,明快流畅。
38.季羡林在《我眼中的张中行》一文中说“中行先生学富五车,腹笥丰盈。他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生相, 谈禅论佛, 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正确答案:-----
39.余光中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散文——一种“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现代散文”。
正确答案:-----
40.1913年9月,郁达夫赴日本留学,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人组织“文学研究会”, 同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在现代文坛引起巨大的震动。
正确答案:-----
41.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散文的代表。1988年,《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始连载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
正确答案:-----
42.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外国散文的介绍,现代报刊的创办,适应除旧布ABC时代需要,中国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未有、焕然一ABC“质变”,开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正确答案:-----
43.唐敏的代表作 《总是难忘》,像一支温馨而沉重的 “少女奏鸣曲”,展示了一群20世纪60年代初中女生天真烂漫的生活。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