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唐代以前。
A.错误
B.正确
27.年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
A.错误
B.正确
28.九卿中奉常(后改太常),掌管司法。
A.错误
B.正确
29.国家结构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类型两种。
A.错误
B.正确
30.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法家思想。
A.错误
B.正确
31.君主专制,是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
A.错误
B.正确
32.隋代在前代基础上更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A.错误
B.正确
33.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历史中,中国属于中央集权型的单一制国家。
A.错误
B.正确
34.明承宋御史分察六案(吏、户、礼、兵、刑、工)制度,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
A.错误
B.正确
35.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
A.错误
B.正确
36.夏代职官有“六卿”,亦称“六事之人”,是委用王左右的至亲贵族,分别掌管各方面的政务。
A.错误
B.正确
37.民国时期,国家制度则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政党、选举、军事、财政等制度。
A.错误
B.正确
38.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A.错误
B.正确
3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教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
A.错误
B.正确
40.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A.错误
B.正确
41.商周三代实行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以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
A.错误
B.正确
42.随着皇权的集中,宋代地方监察页日益完善,但并未实现将巡察和常驻监察结合起来。
A.错误
B.正确
43.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赋税制度。
A.错误
B.正确
44.汉武帝时,谏官汲黯直言敢谏,常常廷诤面折武帝。
A.错误
B.正确
45.总理衙门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对外事务的机关,仅次于军机处的最重要部门。
A.错误
B.正确
46.国体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及其设置,官员的管理、行政监察以及外交制度等。
A.错误
B.正确
47.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道的长官又分为两种:驻守某地,称为“守道”;巡察某地,称为“巡道”。
A.错误
B.正确
48.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我国现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A.错误
B.正确
49.郡县制度起源于春秋战 国, 至秦统一中国而最后完成。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立郡、县二级。
A.错误
B.正确
50.1861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