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21年9月作业考核[答案](2)

作者:奥鹏作业答案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时间:2021-08-29 07:14

20.李某因与邻居王某吵架被打,发誓报仇,欲将王某的工场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工场,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外面狗叫声,怕被人发现,感到事已难

20.李某因与邻居王某吵架被打,发誓报仇,欲将王某的工场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工场,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外面狗叫声,怕被人发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

 

21.()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A.实践

B.学习

C.自信

D.自律

正确答案:-----

 

2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 10 周岁,终于死亡

B.始于 16 周岁,终于 60 周岁

C.始于 21 周岁,终于 65 周岁

D.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正确答案:-----

 

23.()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社会实践

B.刻苦学习

C.聪明才智

D.不畏艰苦

正确答案:-----

 

2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

A.计划经济

B.竞争经济

C.法治经济

D.泡沫经济

正确答案:-----

 

2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正确答案:-----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抽象性

D.生物性

正确答案:-----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传达了()的道德修养。

正确答案:-----

A.学思并重

B.慎独自律

C.积善成德

D.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

 

27.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表达了中国的()精神。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正确答案:-----

 

28.下列精神传承中属于儒家精神的是()。

A.“仁义”

正确答案:-----

B.“兼爱”

正确答案:-----

C.“无为”

正确答案:-----

D.“非攻”

正确答案:-----

 

2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是谁的名言。()

正确答案:-----

A.列宁

B.毛泽东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

 

30.()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服务群众

D.办事公道

正确答案:-----

 

川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21年9月作业考核[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在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停滞和倒退()

 

32.理想就是信念,信念就是理想。()

 

3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34.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好和平。()

 

35.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是处理好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36.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37.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8.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是不一致的。()

 

39.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0.尊重法律权威,既要尊重一般法律的权威,更要尊重宪法至上的权威。()

 

三、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

 

42.请论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川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21年9月作业考核[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新生)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

表述是正确的?()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2.下列内容中,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相关的是()。

A.“重行”

B.“慎独”

C.“内省”

D.“创新”

 

3.李某因与邻居王某吵架被打,发誓报仇,欲将王某的工场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工场,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外面狗叫声,怕被人发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革命英雄主义

 

5.中国革命道德发端于()。

A.五四运动前后

B.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C.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D.社会主义革命

 

6.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今天的祖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根据这一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

A.与国际社会接轨

B.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

C.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7.刑法附加刑有()。

A.管制

B.罚金

C.拘役

D.缓期两年执行

 

8.信念是认知、情感和()的有机统一体。

A.理性

B.智慧

C.意志

D.精神

 

9.下列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包括()。

A.树立法律信仰

B.宣传法律知识

C.维护社会秩序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0.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11.“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明了要树立正确的()。

A.苦乐观

B.荣辱观

C.顺逆观

D.得失观

 

1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13.下列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阶层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法律权利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法律约束

D.“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待”仅适用司法环节。

 

14.社会理想反映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A.大多数人

B.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某一集团

D.同一阶级

 

15.()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社会实践

B.刻苦学习

C.聪明才智

D.不畏艰苦

 

16.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四个自信”的是()。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法治自信

 

17.“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抽象性

D.生物性

 

18.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和能力。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规范功能

D.导向功能

 

19.()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

 

20.法律主要是()意志的表现。

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

 

二、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22.理想与现实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23.精神对于提升民族国家的综合国力能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24.在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停滞和倒退()

 

25.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是不一致的。()

 

三、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26.请论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27.当代大学生如何通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