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四(2022-2023春季)[答案]

作者:admin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国家开放大学 时间:2023-09-25 09:21

国家开放大学《互联网金融概论》形考作业一提交处(2022-2023春季)[答案] 瑙侀檮浠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四(2022-2023春季)[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四(2022-2023春季)[答案]
生活中的汉字现象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从日常生活到文学阅读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网络,都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汉字现象。以下是一些例子:生僻字: 在博物馆或文化场所参观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这些字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但在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青藤”、“拈花惹草”、“荏苒”等字,需要通过学习和阅读才能理解其含义。简化字:作为现代汉字的一种形式,简化字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广泛使用。简化字是为了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和简化难度而产生的,例如,“车”、“电”、“机”等字都是简化后的汉字。网络汉字:随着互联网的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汉字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例如,“233代表笑声,“666”代表赞美,“6666”代表非常赞美,“呵呵”代表笑声,“骚”代表时尚等。汉字误用: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汉字误用的现象。例如,“假借”、“借代”、“借词”等词语在语言学上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混滑使用。造字:在现代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尝试创造新的汉字以表达新的概念和思想。例如,“狼人”、“飞行器”等词语都是通过造字来表达的总之,生活中的汉字现象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精髓。



华师《古代汉语专题 》在线作业-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 ),也叫正义。

A.疏

B.传

C.笺

D.注

 

 

2.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3.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4.“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归纳体例特点的是-----------( )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

 

 

5.( )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A.反切法

B.直音法

C.叶音法

D.合音法

 

 

6.《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王夫之

B.王引之

C.刘淇

D.杨树达

 

 

7.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8.“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

 

 

9.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不包括( )。

A.按音序排列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C.按号码排列

D.按含义排列

 

 

10.《康熙字典》中不科学的注音方式是 。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A.吾

B.我

C.余

D.予

 

 

2.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 )。

A.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

B.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C.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D.表示假设。

 

 

3.以下对介词“于”的用法解释正确的是( )。

A.“王坐于堂上。”——“于”表示“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表示“给”。

C.“季氏富于周公。”——“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4.以下属于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的是( )。

A.谣言

B.下流

C.吹嘘

D.爪牙

 

 

5.中国古代的文体,按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A.散文

B.韵文

C.骈文

D.诗赋

 

 

6.对“假借”和“通假”表述正确的是( )。

A.“假借”,也叫“本无其字的假借”。

B.“六书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点是久借不还。

C.“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

D.“同音通假”,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

 

 

7.以下属于疑问代词的是( )。

A.谁、孰

B.何、胡

C.曷、奚

D.安、焉

 

 

8.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

A.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

B.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

C.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D.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9.对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描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

Tag:  古代汉语专题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