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题目: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选项:
政府
企业
个人
社会组织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选项:
利益
权力
公共
权威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选项:
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客体
非官方决策主体
执政党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选项:
公民
非政府组织
利益集团
大众传媒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选项:
公共政策客体
目标群体
思想库
政策目标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选项:
公共政策环境
全球化
国际化
信息化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选项:
传统习俗文化
政治文化
精英文化
普通文化水平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选项:
萨拉蒙
罗威
林布隆
科臣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选项:
管理
强制
管制
限制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选项: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理解公共政策》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选项:
政策问题
政策议程
政策目标
政策对象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 )地位.
选项:
权威
重要
次要
枢纽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选项:
效果评估
可行性评估
风险评估
价值评估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选项:
政治人
文化人
经济人
精英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 )出版作为标志.
选项:
《执行》
《政策执行与评估》
《奥兰克计划》
《公共政策学》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选项:
评估调查
评估实施
评估执行
评估完成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
选项:
正常利益
超常利益
失常利益
合理利益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维护和实现( )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选项:
集体利益
公共利益
家庭利益
个人利益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和集团分析模型.
选项:
价值分析模型
史密斯模型
精英分析模型
多源流分析模型
题目类型:
单选题
题目:
公认的福利经济学之父是
选项:
帕累托
庇古
肯尼思·阿罗
萨缪尔森
题目类型:
多选题
题目:
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选项:
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题目类型:
多选题
题目:
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
选项: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执政党
题目类型:
多选题
题目:
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
选项:
命令型工具
激励型工具
能力建设型工具
系统变迁型工具
题目类型:
多选题
题目: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选项: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题目类型:
多选题
题目: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
选项:
领导
交换
说服
强制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选项:
对
错
题目类型:
判断题
题目:
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选项:
对
错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一-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是()
A.公共政策合并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
D.公共政策废止
2.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终结
3.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A.信息子系统
B.咨询子系统
C.决断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4.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A.禀议制
B.合议制
C.禀议合议结合制
D.分权制
5.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
A.目标确立
B.政策方案设计
C.后果预评估
D.方案抉择
6.认为公共政策终结是“政府当局对某一特殊功能、计划、政策或组织,经过审慎评估,加以结束或终止的过程”的是()
A.巴达克
B.琼斯
C.布鲁尔
D.德龙
7.效率评估是指()
A.政策成本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B.政策收益与政策效能进行衡量的关系
C.政策成本与政策收益进行衡量的关系
D.政策效果与理想效果进行衡量的关系
8.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政策问题
B.政策议程
C.政策规划
D.政策方案抉择
9.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价值研究
C.规范研究
D.可行性研究
10.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系统理论模型
B.精英理论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11.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政策本身的终结
D.计划的终结
12.监控的根本目的是()
A.纠正系统偏差
B.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C.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13.“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A.规范性
B.透明性
C.严肃性
D.明晰性
14.“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A.基本政策
B.具体政策
C.经济政策
D.元政策
15.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
A.系统模型
B.过程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
D.制度理论模型
16.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A.禀议制
B.合议制
C.禀议合议结合制
D.分权制
17.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政党系统
18.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
A.德洛尔
B.拉斯韦尔
C.勒纳
D.林德布洛姆
19.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的是( )
A.巴雷特和富奇
B.德洛尔
C.拉斯韦尔
D.琼斯
20.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
A.亚当?斯密
B.杜威
C.塞缪尔森
D.布坎南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政策执行过程通常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它包括以下( )
A.政策宣传
B.政策分解
C.政策实验
D.全面实施
22.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终结方式的是( )
A.我国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解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多项
B.学校禁止学生抽烟喝酒
C.我国企业实行利改税
D.工人要求老板缩短工作日
23.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 )
A.传统理性模型
B.有限理性模型
C.公共选择理论
D.福利经济学模型
24.在政策问题认定中比较常见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
A.原因分析法
B.对比分析法
C.边界分析法
D.德尔菲法
25.政策分析学者提出的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A.常规变化模式
B.非常规变化模式
C.反常模式
D.范式转换或中断—平衡模式
26.根据评估机构的地位不同,政策评估可以分为( )
A.内部评估
B.外部评估
C.正式评估
D.非正式评估
27.政策理解包括()
A.政策宣传
B.人力准备
C.组织准备
D.政策分解
28.精英理论模型的主要提出者是( )
A.大卫?伊斯顿
B.戴伊
C.汤姆逊
D.林布隆
29.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
A.政策受益者
B.政策受害者
C.政策制定者
D.政策执行者
30.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A.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
B.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C.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D.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31.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32.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A.相互依存性
B.主观性
C.人为性
D.动态性
33.思想教育手段常用的基本形式有( )
A.制造舆论
B.说服教育
C.协商对话
D.奖功罚过
34.公共政策终结的内容包括()
A.权力与责任的终结
B.功能的终结和组织的终结
C.公共政策本身的终结
D.计划的终结
35.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有( )
A.评估主体
B.评估客体
C.评估标准
D.评估方法
36.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A.目标监控
B.关键点监控
C.自我监控
D.逐级监控
37.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 )
A.政治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技术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38.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该书的作者有( )
A.德洛尔
B.拉斯韦尔
C.勒纳
D.林德布洛姆
39.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
A.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B.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C.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D.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
40.政策方案设计的环节主要有()
A.政策目标确立
B.有限方案的搜集
C.内容的初步设计
D.重要方案的精细设计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的监控组织是政党系统( )
42.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决策权力( )
43.德尔菲法最初被运用于对经济问题的预测( )
44.政策客体的核心层面是社会公共问题( )
45.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政策议程建立( )
46.政策分析的系统理论源于分析政治系统的方法研究,这种模型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大卫伊斯顿( )
47.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功能的终结( )
48.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团体理论模型( )
49.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公共政策废止( )